[实用新型]一种能进行温度补偿的烫光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393.0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军;张家秀;刘秀娟;李高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5/08 | 分类号: | D06C15/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温度 补偿 烫光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光辊,特别是一种能进行温度补偿的烫光辊。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烫光辊内只有数个加热管和几个热电偶,加热管的加热丝是同辊体的一端通至另一端的,并且热电偶的都处在烫光辊的同一个圆周面上。这样的烫光辊在烫光布匹时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当面料跑偏到安装集电环的辊体侧时,辊体这端的热量流失较快,这侧装有的热电偶会测温且控制加热系统,很快补偿这端热量,直至达到设定温度,有效保证面料烫光效果,但另一原本没有流失热量、温度未下降的辊体端,也同步加热,使其温度上升过高,加热管在达到设定温度时仍持续加热,进而导致加热管寿命缩短,甚至高温烧坏铝芯,同时浪费电能。
2、当面料跑偏到安装皮带轮的辊体侧时,辊体这端的热量流失较快,但是装有的热电偶不会及时甚至是不能检测到这端的辊体温度,更不能很快补偿这端热量,使面料在未达到设定的温度下进行烫光,就会出现面料两边烫光效果差异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边中差问题,而另一端的温度补偿只能保证自己的温度平衡,对此时的面料烫光基本上失去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快速进行温度补偿,迅速平衡辊体中间和两端热量的烫光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进行温度补偿的烫光辊,其特点是:在烫光辊内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根主加热管,每相邻的4根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每相邻两根主加热管之间都设有一根端部辅助加热管,端部辅助加热管包括6根前端辅助加热管和6根后端辅助加热管,前端辅助加热管和后端辅助加热管间隔设置,相邻两根前端辅助加热管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相邻两根后端辅助加热管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
所述主加热管的电加热丝由加热管体前端至后端通长设置;前端辅助加热管的电加热丝设置在该加热管体的前端,其长度为主加热管电加热丝长度的1/10-1/6;后端辅助加热管的电加热丝设置在该加热管体的后端,其长度为主加热管电加热丝长度的1/10-1/6;在烫光辊内沿着其圆周方向设有与主加热管、前端辅助加热管和后端辅助加热管位置对应的中间热电偶、前端热电偶和后端热电偶。
主加热管、前端辅助加热管和后端辅助加热管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任何一种电热管。
当烫光辊体上的面料跑偏到辊体的前端时,辊体前端的热量就流失较快,这时前端热电偶就会检测到辊体这端的温度,前端辅助加热管启动很快补偿这端热量,使面料能在设定温度下进行烫光,这样就不会出现面料两边烫光效果出现差异的问题。当面料跑偏到辊体的后端时,同样的方式检测,通过开启后端辅助加热管进行补偿这端热量。这种分段加热补偿的方式可以保证面料烫光效果,延长主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不会出现高温烧坏铝芯的现象,节约了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端辅助加热管和后端辅助加热配合主加热管实现三段式加热,通过与之位置对应的三个热电偶,各自控制自身的加热系统,实现三点温控,无论面料跑偏到辊体哪侧,哪侧都会很快进行温度补偿,迅速平衡辊体中间和两端的热量,使烫光效果趋于完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阻丝和热电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能进行温度补偿的烫光辊,在烫光辊1内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2根主加热管2,每相邻的4根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每相邻两根主加热管2之间都设有一根端部辅助加热管,端部辅助加热管与主加热管2在同一圆周面上,端部辅助加热管包括6根前端辅助加热管4和6根后端辅助加热管5,前端辅助加热管4和后端辅助加热管5间隔设置,相邻两根前端辅助加热管4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相邻两根后端辅助加热管5串联形成一组,共形成三组,每组分别与三相电源的其中一相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结构
- 下一篇:电表箱数据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