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车床液压拖动尾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6506.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钒;陈蜀中;陈益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浦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车床 液压 拖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领域,具体涉及数控车床的液压拖动尾座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车床,其高精度一方面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另一方面对车床各部件精度严格控制。现有的数控车床的床身上设有两组平行的滑轨,滑鞍和尾座分别滑动连接于滑轨,并分别与对应的驱动装置传动,分析数控车床运行步骤可发现,需要移动尾座时滑鞍处于闲置状态,驱动装置的利用率低,而且滑鞍与尾座之间的间距很小,如果调整尾座和滑鞍的结构,在需要移动尾座时将滑鞍与尾座连接,不需要移动尾座时二者分离,便可以通过滑鞍的驱动装置来驱动尾座,这样可以减少一套驱动装置,从而降低数控车床的重量及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液压拖动尾座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数控车床的滑鞍和尾座分别与对应的驱动装置传动,而移动尾座时滑鞍处于闲置状态,导致驱动装置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数控车床液压拖动尾座结构,包括设有相互平行的A滑轨和B滑轨的数控车床床身,以及分别连接于A滑轨上的尾座和B滑轨上的滑鞍,所述尾座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滑鞍上设有朝向滑鞍的与液压伸缩杆相匹配的定位孔,当液压伸缩杆伸出时插入定位孔中,尾座与滑鞍连接;当液压伸缩杆缩回时脱离定位孔,尾座与滑鞍分离。
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液压活塞、顶板、定位杆、导向杆,所述液压活塞设置于尾座内腔,所述液压活塞的活塞杆垂直连接于顶板的一面,定位杆一端垂直连接于顶板的另一面,所述尾座朝向滑鞍的一面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导向孔,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导向杆设置在尾座内腔,且垂直贯穿顶板。
所述导向杆有两根,对称设置于液压活塞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液压伸缩杆实现尾座与滑鞍的连接和分离,通过尾座的驱动装置驱动尾座及滑鞍,取消了滑鞍的驱动装置,降低了数控车床的重量及成本,也降低了控制难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尾座的A方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数控车床液压拖动尾座结构,包括设有相互平行的A滑轨2和B滑轨3的数控车床床身1,以及分别连接于A滑轨2上的尾座4和B滑轨3上的滑鞍5,所述尾座4上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滑鞍5上设有朝向滑鞍5的与液压伸缩杆相匹配的定位孔6,当液压伸缩杆伸出时插入定位孔6中,尾座4与滑鞍5连接;当液压伸缩杆缩回时脱离定位孔6,尾座4与滑鞍5分离。
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液压活塞8、顶板10、定位杆7、导向杆11,所述液压活塞8设置于尾座4内腔,所述液压活塞8的活塞杆9垂直连接于顶板10的一面,定位杆7一端垂直连接于顶板10的另一面,所述尾座4朝向滑鞍5的一面设有连通其内腔的导向孔,所述定位杆7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导向杆11设置在尾座4内腔,且垂直贯穿顶板10。其中,所述导向杆11有两根,对称设置于液压活塞8的两侧,两根导向杆11与导向孔配合确保定位杆7的伸缩方向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浦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浦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6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降低糖化过程的粘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