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7721.9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创高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1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无线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
背景技术
从人类有了家的观念以来,就想尽办法各种方法,保护自己的财产。如古时用绳索把家围绕一圈挂上铃铛,一但有人非法进入就会触发铃铛,能够达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家庭报警系统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安防产品。通常的家庭安防系统(home security system)是指通过各种报警探测器、报警主机、摄像机、读卡器、门禁控制器、接警中心及其它安防设备为住宅提供入侵报警系统服务都一个综合性系统。其包含了三大子系统:闭路监控电视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报警器是入侵报警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也是最容易遭受到入侵者暴力破坏的器件。
现有技术中的报警器包括报警主机,所述报警主机包括与外部红外探测器连接的接收模块、处理报警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信号的GSM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上述的报警主机壳体的侧壁设有裸露的电源接口或信号线。这些结构容易被入侵者破坏,影响报警器的正常工作。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上述的报警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能够保证家庭报警系统与用户端的通信连接,提高两者的通信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包括报警主机及底座,所述报警主机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GSM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报警主机的外壳底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底面开设有电源接口及电话线接口头;所述底座上设有凸台状的胶壳,所述胶壳内设容置空间,所述胶壳与凹陷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胶壳伸入凹陷部后,将底座与报警主机固定;所述报警主机还包括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的红外侦测电路、设置于报警主机凹陷部底面的红外反射侦测探头,所述胶壳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红外反射侦测探头通过通孔发出红外信号或者接收反射红外信号。
其中,所述胶壳的两侧均设有凸条,所述报警主机的凹陷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凸条凸入凹槽,将胶壳固定于报警主机的外壳底部。
其中,所述胶壳与外壳底面凹陷部的对接面上设有圆孔,所述凹陷部对应的设有螺孔,螺钉的螺杆穿过通孔螺接于螺孔中。
其中,还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C-DC电流转换单元,所述AC-DC电流转换单元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SM通信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充电电池以及充电电路,所述AC-DC电流转换单元通过充电路单元与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GSM通信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报警主机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口及信号线,容易被入侵者破坏,影响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主要包括报警主机及底座,所述报警主机的外壳底部设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底面设置有电源接口及电话线接口,而底座上设有凸台状的胶壳,胶壳具有容置空间,且胶壳伸入与凹陷部后,能够隐藏接线接口,保护电源接口以及电话线接口;除此之外,报警主机外壳的凹陷部上还设有红外反射侦测探头,该探头可发出红外信号或者接收反射红外信号,能够检测报警主机是否为水平位置,并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判断报警主机是否异常。通过上述两种保护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对报警主机暴力破坏,有利于其发挥正常的报警功能,增加安防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重防拆无线报警器的方框图。
标号说明:
1-报警主机,11-电源接口,12-红外反射侦测探头,13-凹槽,14-凹陷部;
2-底座,21-胶壳,22-圆孔,23-通孔,24-凸条,25-开口;
10-无线接收模块,20-信号处理模块,30-GSM通信模块,40-电源模块,50-电压侦测模块,60-警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创高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创高安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7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屋顶雨水发电与电梯供能系统
- 下一篇:内燃叉车起动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