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147.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烨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9/05;H01R4/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连接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同轴连接器,尤其是一种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是一种螺纹旋紧式小型精密高可靠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衍生形式,将螺纹旋紧式连接器的螺纹连接的方式改为特殊的推入自锁式连接。推入自锁式连接不仅易于连接,而且避免了螺纹损坏时造成的连接失效,而它的锁紧机构使连接更为可靠,大大加快了其连接速度,远远超过螺纹旋紧式连接器的连接速度。传统连接器,其使用频率均在0~6GHz范围内,只能满足一般民用设备的使用要求,无法在现代通信高新技术设备中加以运用,更无法给国防军事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插拨自锁的射频同轴连接器接头,是在连接器的端口结构上,将接头的结构作了合理调整,进而提高了其使用频率范围,从而使得产品的使用频率从6GHz提高到18GHz,驻波比依然小于1.15,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讯、数据速度处理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快速插拨的射频同轴连接器自锁式接头,由外壳、芯子、螺母、绝缘体组成,芯子的外表面压入螺母的台阶孔内, 并且外台阶面贴紧螺母的台阶孔侧壁,绝缘体卡在外壳的内径孔Ⅰ内,最后芯子的外表面压入外壳的内径孔Ⅱ内。
所述的外壳设有三个不同的内径孔Ⅰ、内径孔Ⅱ和内径孔Ⅲ。
所述的芯子是具有内孔的圆柱体,其外表面一端的头部和中间部位带有斜面,另一端是台阶外圆。
所述的螺母内部带有英制螺纹,在英制螺纹的一端带有台阶孔,其外表面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沿圆周均匀分布六个平面,芯子的外表面压入螺母的台阶孔内,并且台阶外圆贴紧螺母的台阶孔侧壁。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芯子外表面的头部和中间部位设计成斜面,大大增加了线缆的接触性,只要用力把线缆插进芯子内,线缆通过芯子头部和中间的斜面就能产生自锁作用,不易脱落。对连接器内部的保护更为良好,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讯、数据速度处理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半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芯子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一种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由外壳1、螺母2、芯子3、绝缘体4组成。
图2所示是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和线缆的总装配图,把线缆头部剥开用力插进芯子3内,线缆在芯子头部和中间部位台阶外圆3-3的作用下产生自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半剖视图。外壳1有三个不同内径孔Ⅰ1-1、Ⅱ1-2、Ⅲ1-3、的圆柱体组成。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半剖视图。螺母2内部带有英制螺纹2-1,在英制螺纹2-1的一端带有台阶孔2-2,外表面一端为圆柱体2-4,另一端沿圆周均匀分布六个平面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芯子剖视图。芯子3具有内孔的圆柱体,外表面3-2一端的头部和中间部位带有斜面3-1,另一端是台阶外圆3-3。
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的工作过程:芯子3的外表面3-2压入螺母2的台阶孔2-2内,并且台阶外圆3-3贴紧螺母2的内孔2-2侧壁。绝缘体4卡在外壳1的内孔Ⅰ1-1内,最后芯子3的外表面3-2压入外壳1的内径孔Ⅱ1-2内。
当线缆和本自锁式同轴连接器接头连接时,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仅需数秒钟,即可使线缆和接头连接牢固,且产生自锁效果,另外,避免了螺纹拧紧时,因扭力作用而损坏中心导体、面板。经试验,在振动环境下,这种锁紧机构能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进而提高了其使用频率范围,从而使得产品的使用频率从6GHz提高到18GHz,驻波比依然小于1.15,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讯、数据速度处理传输系统。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烨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烨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