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开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837.4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东;刘靖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戈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04 | 分类号: | E05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开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气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用于打开和关闭窗户的机器称作为“开窗机”或“开窗器”,国外一般称作“开窗器”,而在国内大都叫作“开窗机”,属于国内建筑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而“智能电动窗户”则为现代窗户行业的最新发展。其应用主要有:1、高位窗户:窗户的安装位置较高或过远,单靠人力触及不到的窗户;2、窗户太重,开启或关闭费力,手动开关使用不便;3、楼层有消防联动通风要求的消防排烟窗;4、有气象开/关窗要求的,如仓库下雨时需自动关闭的窗户;5、对室内有恒温要求的,如:蔬菜或花卉温室的窗户;6、对室内温度有要求,温度过高自动开窗,如:通讯机房的窗户;7、对室内空气指数要求严格,需及时定时通风换气;8、室内需要较合适的亮度,需调节百叶窗角度来实现的;9、窗户需要较严格的关闭密封力量,如天窗防雨需要关闭较紧固;10、其它特殊场合,如化工,粉尘等工厂车间,需及时通风;11、绿色、智能、节能现代高层建筑,如幕墙窗户等;12、楼宇自动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等。
由于各种自动开窗器需要一定的动力,因此大多选用电动控制,但电动控制开窗器需要排线,而且开窗器会裸露在外,经过多次弯折后容易发生断线,特别是线路老化后,短路、断线情况会随时发生。所以,气动开窗器越来越受到欢迎。但现在市场上的气动开窗器是通过分别在上、下端输入压缩空气,从而推动开窗器进行开闭,这种方式也需要有部分高压管路会设置在室外,时间一长,也容易产生漏气现象。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有效防止管路裸露室外从而导致老化漏气现象的同端进出气的气动开窗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管路裸露室外从而导致老化漏气现象的同端进出气的气动开窗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气动开窗器,包括外壳、气动泵、进气管、出气管、密封圈、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空腔,靠近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支撑柱外径与外壳内径相等,支撑柱与外壳组合成腔体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外壳底部分别通过进气管、出气管与气动泵相连。进气管、出气管设置在外壳底部两侧相对位置。进气管、出气管并排设置在外壳底部同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壳底部设置有进气管、出气管,并且通过进气管、出气管将外壳下部由支撑柱密闭的空腔与气动泵连接,通过控制气动泵的进气、出气,在外壳下部的空腔内形成高压或低压,从而带动支撑柱进行上下移动,起到开闭窗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外壳,2—气动泵,3—进气管,4—出气管,5—密封圈,6—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气动开窗器,包括外壳1、气动泵2、进气管3、出气管4、密封圈5、支撑柱6,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一端开口的空腔,靠近开口端边缘设置有密封圈5,支撑柱6外径与外壳1内径相等,支撑柱6与外壳1组合成腔体并通过密封圈5密封,外壳1底部分别通过进气管3、出气管4与气动泵2相连。进气管3、出气管4设置在外壳1底部两侧相对位置。进气管3、出气管4并排设置在外壳1底部同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壳1底部设置有进气管3、出气管4,并且通过进气管3、出气管4将外壳1下部由支撑柱6密闭的空腔与气动泵2连接,通过控制气动泵2的进气、出气,在外壳1下部的空腔内形成高压或低压,从而带动支撑柱6进行上下移动,起到开闭窗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戈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戈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压缩设备闸门的提升机构
- 下一篇:带导轨的螺杆开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