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式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9503.9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越 |
主分类号: | A63B22/10 | 分类号: | A63B2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式健身器,可广泛适用于居民小区、广场、公园等户外公共场所。
背景技术
户外健身器材,又叫小区健身器材,还有个专业名称叫室外路径。在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锻炼的器材和设施。户外公共健身器材因其普遍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现有太极云手健身器和太极转盘健身器等,动作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锻炼臂部肌肉和柔韧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式健身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支架、太阳轮、行星架、行星架后轴承、行星轮、手轮、凹槽和手柄,所述太阳轮的中心通过固定轴固定于所述主支架上,所述行星架的一端套装于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主支架之间的固定轴上,所述手轮下端的中心设置有圆轴,所述手轮下端的圆轴穿过所述行星轮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露出所述圆轴的下端,所述行星架的另一端套装于露出的所述圆轴上,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之间齿合连接,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手轮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固定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前轴承,所述行星架与露出的所述圆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后轴承;所述手轮上端面的半径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手柄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行星齿轮式健身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星齿轮式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易学,传动精度高、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承载力强、噪音低、行程限位控制准确,可以作为一种室内外健身器,有效锻炼身体,广泛适用适合于各类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架、2-太阳轮、3-行星架前轴承、4-行星架、5-行星架后轴承、6-行星轮、7-手轮、8-凹槽、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支架1、太阳轮2、行星架4、行星架后轴承5、行星轮6、手轮7、凹槽8和手柄9,太阳轮2的中心通过固定轴固定于主支架1上,行星架4的一端套装于太阳轮2与主支架1之间的固定轴上,手轮7下端的中心设置有圆轴,手轮7下端的圆轴穿过行星轮6的中心固定连接且露出圆轴的下端,行星架4的另一端套装于露出的圆轴上,行星轮6与太阳轮2之间齿合连接,手柄9设置于手轮7的上端面上,行星架4与固定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前轴承3,行星架4与露出的圆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后轴承5;手轮9上端面的半径线上设置有凹槽8,手柄9通过螺栓连接在凹槽8内。
如图3所示:在一根立柱上设置两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锻炼者双手同时使用两个,达到更有效的锻炼。
如图1至图3所示:行星轮6和太阳轮2两个外齿轮啮合旋转方向相反,均设置在行星架4的同一侧的上部,行星架4作为行星轮6的支承构件,行星轮6绕行星轮6的中心轴线旋转作自传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在行星架4的带动下,以太阳轮2轴线为中心,作固定半径的圆周旋转运动,围绕太阳轮2的中心轴线旋转作公转运动。手柄9的偏心半径位置能够通过凹槽与螺栓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越,未经张朝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9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角护角条
- 下一篇:一种波纹腹板箱形截面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