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0031.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兆昶;张伟;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00;D01G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湿短蒸 染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散纤维染色方法最初用于羊毛、腈纶的染色,是毛纺行业羊毛染色较为传统的工艺方法。目前,散纤维的处理染色方法的流程一般为:配棉→压饼→装缸→入染→脱水→烘棉→打色,其中入染包括前处理、染色和后整理。散纤维染色系统主要由主缸、染笼、主泵等组成,这类染缸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散纤维染色与织物染色相比浴比低、染化料用量少,染色用水排污减少,耗电、蒸汽用量低,节能、环保明显。染成的有色散纤维以不同的颜色充分混合后的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用色纺组成的面料视觉立体效果好,将传统的纺织工艺产业链“纺一织一染”变成“染一纺一织”。
上述散纤维染色系统具有其优点和特色,但其单缸处理,连续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纤维处于堆置状态,前处理有些杂质去除不净,染色有不透不匀现象,染色效果差,较低的染化料利用率仍有待改善;染色系统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散纤维染色的连续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染色效果,提高染化料利用率以及提高染色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含有抓棉机、成网机、浸轧槽、反应箱、水洗槽、开纤机、输送风机、干燥塔和纤维打包装置,所述抓棉机通过管道与成网机入口相连,所述浸轧槽、反应箱、水洗槽和开纤机依次呈流水线分布在成网机出口侧,所述开纤机出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风机入口相连,所述输送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干燥塔下端相连,所述干燥塔上端通过管道与纤维打包装置相连。
所述反应箱中含有红外加热器、热风蒸汽入口和传送辊。
所述干燥塔含有燃烧室,混合空气和天然气在燃烧室内燃烧,为干燥塔提供热量。
上述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通过对抓棉机、成网机、浸轧槽、反应箱、水洗槽、开纤机、输送风机、干燥塔和纤维打包装置的合理布置,实现了散纤维染色的连续化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系统中的开纤机将纤维层进行开纤处理,纤维层重新分开形成分散的单一纤维状态,从而避免纤维处于堆置状态,提高了染色效果,提高了染化料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染色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抓棉机,2.成网机,3.浸轧槽,4.反应箱,4.1红外加热器,4.2热风蒸汽入口,4.3传送辊,5.水洗槽,6.开纤机,7.输送风机,8.干燥塔,8.1燃烧室,9.纤维打包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含有抓棉机1、成网机2、浸轧槽3、反应箱4、水洗槽5、开纤机6、输送风机7、干燥塔8和纤维打包装置9,所述抓棉机1通过管道与成网机2入口相连,所述浸轧槽3、反应箱4、水洗槽5和开纤机6依次呈流水线分布在成网机2出口侧,所述开纤机6出口通过管道与输送风机7入口相连,所述输送风机7出口通过管道与干燥塔8下端相连,所述干燥塔8上端通过管道与纤维打包装置9相连。所述反应箱4中含有红外加热器4.1、热风蒸汽入口4.2和传送辊4.3。所述干燥塔8含有燃烧室8.1,混合空气和天然气在燃烧室8.1内燃烧,为干燥塔8提供热量。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时,将散纤维通过抓棉机1输送到成网机2,散纤维在成网机2中形成均匀的纤维层,成网机2中的纤维层通过浸轧槽3进行染色,浸轧后的纤维层进入反应箱4进行反应固色,固色后的纤维层进入水洗槽5洗除浮色,经水洗后的纤维层进入开纤机6,开纤机6将纤维层进行开纤处理,纤维层重新分开形成分散的单一纤维状态,开纤后的纤维借助输送风机7的输送力,通过干燥塔8干燥,干燥后的纤维通过管道输送到纤维打包装置9,对纤维进行打包。上述散纤维湿短蒸染色系统,通过对抓棉机1、成网机2、浸轧槽3、反应箱4、水洗槽5、开纤机6、输送风机7、干燥塔8和纤维打包装置9的合理布置,实现了散纤维染色的连续化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系统中的开纤机6将纤维层进行开纤处理,纤维层重新分开形成分散的单一纤维状态,从而避免纤维处于堆置状态,提高了染色效果,提高了染化料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染色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0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淡海鲜活鱼鱼箱的排水阀
- 下一篇:养殖池塘自动清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