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1903.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奂讯通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矿井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监控系统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作业远离地面,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如瓦斯爆炸、地下渗水、塌方等事故经常发生。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面监控值班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工作面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对于存在的隐患能够迅速做出处理,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也能为突发事件时候原因分析提供第一手图像资料,因此监控点分散分布、中心录像的视频监控系统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矿井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都是固定式的监控设备,为了避免监控死角,势必要布置大量的监控探头,这样不仅增加了部署监控设备的难度,同样也增大了设备成本与维护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通过移动式的监控前端和智能终端的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前端和智能终端;
所述监控前端为移动式,其包括防护帽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防护帽包括内壳体以及罩于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且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具有缓冲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摄像PCB板、纽扣电池和无线发送装置;
所述外壳体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电池盖板、摄像头后盖体和摄像头前盖体,电池盖板安装于第一凹槽的底部,电池盖板的外侧设有摄像头后盖体,所述摄像头后盖体与电池盖板的连接面具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一安装槽与电池盖板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纽扣电池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内;
所述摄像头后盖体的外侧设有摄像头前盖体,摄像头前盖体与摄像头后盖体的连接面具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安装槽与摄像头后盖体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摄像PCB板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摄像头前盖体的外侧面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依次与摄像PCB板和纽扣电池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无线接收装置、智能分析处理模块、后台存储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发送装置的视频图像信息,该视频图像信息经智能分析处理模块的处理后存储于后台存储模块中;所述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视频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设置于监控前端和智能终端,用于扩大网络传输距离;所述智能终端与因特网相连接,便于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互联网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监控前端随进入矿井的人员移动,能实时准确的获取相关人员所处矿井位置的视频图像信息,不仅降低了部署监控设备的难度,同样也减少了监控设备成本与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控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监控前端100、智能终端200、内壳体110、外壳体120、电池盖板210、摄像头后盖体220、摄像头前盖体230、纽扣电池240、摄像PCB板250、铝电池310、铝电池后盖320、铝电池前盖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式矿井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监控前端100和智能终端200。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监控前端为移动式结构设计,包括防护帽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防护帽包括内壳体110以及罩于内壳体110外部的外壳体120,且外壳体120和内壳体110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摄像PCB板250、纽扣电池240和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外壳体12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电池盖板210、摄像头后盖体220和摄像头前盖体230,电池盖板210安装于第一凹槽的底部,电池盖板210的外侧设有摄像头后盖体220,所述摄像头后盖体220与电池盖板210的连接面具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一安装槽与电池盖板210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纽扣电池240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奂讯通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奂讯通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1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水尺计重辅助仪
- 下一篇:一种无线视频会议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