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UV油墨涂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2241.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德;徐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27/06;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4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附着力 固化 效果 uv 油墨 涂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V印铁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UV油墨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UV技术在印铁制罐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是利用特殊油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线照射下快速形成大分子立体网状且理化性能稳定、表面亮度高墨层的技术。UV印铁涂层结构一般包括承印材料表层和涂覆在其上的UV涂膜。UV涂膜主要包括底油涂布层(即底涂),油墨涂布层和光油涂布层(即外涂)。辊涂工艺顺序一般是底涂、油墨、外涂逐层进行涂布印刷。
通常印刷大版面油墨(例如红墨)时,都是使用同一种油墨印刷,这样油墨性能选择就要考虑到其与底涂和外涂的层间附着力,还要考虑到油墨的固化效果。然而,层间附着力较好的油墨,通常质地比较软,往往固化效果就很难出色,固化效果不理想就容易出现粘墨的风险。而固化效果较好的油墨,层间附着力以及边缝附着力一般又比较差。层间附着力和固化效果这两项性能指标的兼得与平衡对于UV油墨涂布来说普遍难以做到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UV油墨涂层结构,通过将原来用于油墨涂布印刷的一个种类的油墨,分成两个不同性能的油墨产品,把一次印刷得到油墨涂布层的工序改为二次涂覆印刷,以形成附着力和固化效果兼得平衡的状态,可同时解决层间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强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UV油墨涂层结构,包括承印材料表层、底油涂布层、油墨涂布层、光油涂布层,油墨涂布层包括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底油涂布层涂覆在承印材料表层上,第一油墨层涂覆在底油涂布层上,第二油墨层涂覆在第一油墨层上,光油涂布层涂覆在第二油墨层上。
油墨涂布层所使用的UV油墨主要成分包括具有聚合性的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以及辅助成分,即颜料、填料、添加剂(流平剂、消泡剂、阻聚剂)等。
第一油墨层成分中的预聚物采用低收缩聚酯丙烯酸酯。
第二油墨层成分中的预聚物采用高固化聚酯丙烯酸酯。
第二油墨层中的预聚物交联密度大于第一油墨层中的预聚物交联密度。
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成分中的颜料均可以采用型号为P.R.49:1的立索尔大红,从而形成红色的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油墨层成分中的预聚物采用低收缩聚酯丙烯酸酯,官能度较低,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数量较少,固化成膜内部预聚物的交联密度较低,促进油墨的附着力和柔韧性,使第一油墨层与底油涂布层以及承印材料表层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匹配性,层间附着力较强,加强第一油墨层与底油涂布层、第二油墨层之间的附着力,同时使得第一油墨层固化速度较慢,耐热性好,固化收缩率低。
第二油墨层成分中的预聚物采用高固化聚酯丙烯酸酯,官能度较高,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数量较多,固化成膜内部预聚物的交联密度较高,大于第一油墨层中的预聚物交联密度,使得第二油墨层的固化速度快,效果好,表干佳,水墨平衡好,颜料亲和性佳,光泽度高,同时附着力虽然稍小,但由于第二油墨层和第一油墨层都是油墨涂布层,两者融合性好,层间附着力好。
从而,第一油墨层的特性侧重于使得油墨涂布层的层间附着力强,第二油墨层的特性侧重于使得油墨涂布层的固化速度快、效果好,这两者的组合,使得油墨涂布层获得附着力和固化效果兼得平衡的状态,可同时解决层间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问题。
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的成分中的颜料均可以采用型号为P.R.49:1的立索尔大红,其特点是红色粉状,微溶于热水、乙醇和丙酮,易分散,耐迁移性,着色力高,润湿性佳,颜色效果鲜艳,减少单次印刷的厚度,也能达到同样的颜色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承印材料表层,2为底油涂布层,3为第一油墨层,4为第二油墨层,5为光油涂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加强附着力和固化效果的UV油墨涂层结构,包括承印材料表层1、底油涂布层2、第一油墨层3、第二油墨层4、光油涂布层5,底油涂布层2涂覆在承印材料表层1上,第一油墨层3涂覆在底油涂布层2上,第二油墨层4涂覆在第一油墨层3上,光油涂布层5涂覆在第二油墨层4上。
第一油墨层3和第二油墨层4所使用的UV油墨主要成分包括具有聚合性的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以及辅助成分,即颜料、填料、添加剂(流平剂、消泡剂、阻聚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儒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机贴合辊刮刀装置
- 下一篇:控制家具烤漆箱升温均匀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