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2427.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润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B60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
背景技术
遮阳板是汽车内装部件之一,其功能是为驾驶员和乘员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眼睛,一般安装在驾驶室的前部,现有的遮阳板结构较为单一,除了安装梳妆镜用于乘客打扮之外别无用途,在夏天气温较高的环境下,为了保证车内气温的恒定,在驾驶员离开车内后需要通过大型遮阳挡板置车窗玻璃内,防止汽车内的高温,但是这种大型遮阳挡板体积较大,存放较为困难,同时安装在车窗玻璃上也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不仅能有效的避免阳光直射眼睛,还能在驾驶员离开车内后保证车内温度的均衡,避免车内物品被强光直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及下部均设置开口,在所示本体上还设置转动臂及固定座,位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梳妆镜,位于所述本体下部设置的开口中铰接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端部与所述本体的表面插接;在所述本体的表面还开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装置遮阳布;位于所述梳妆镜的上部,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多个吸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固定板的一端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台部,在所述第一凸台部内开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为腰形槽;
位于所述本体表面还设置第二凸台部;
遮阳布为阻燃型遮阳布,位于所述遮阳布的四角处均开有用于吸盘端部连接的圆形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遮阳板本体上开有用于放置遮阳布的第一安装槽,并通过与遮阳板本体铰接的固定板阻挡防止其掉落,其固定方式可靠,在停在室外温度较高,阳光直晒的环境时,只需要展开遮阳布,通过吸盘与遮阳布四个角部的圆形安装孔连接,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车内与强光接触从而造成车内温度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遮阳挡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吸盘;3、转动臂;4、固定座;5、梳妆镜;6、遮阳布;101、开口;102、第一安装槽;103、固定板;104、第二凸台部;105、第二安装槽;106、第一凸台部;107、转动轴;601、水平折线;602、垂直折线;603、圆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车用遮阳板,包括一本体1,在本体1表面设置第二凸台部104。位于本体1的上部及下部均开口101,在本体1上还设置转动臂3及固定座4,位于本体1上还设置梳妆镜5,位于本体1下部设置的开口101中通过转动轴107铰接固定板103,如图4所示,固定板103的一端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台部106,在第一凸台部106内开有第二安装槽105,第二安装槽105为腰形槽,通过第二安装槽105及本体1上的第二凸台部104使固定板103的端部与本体1插接。在本体1的表面还开有第一安装槽102,第一安装槽102内装置遮阳布6,遮阳布6为阻燃型遮阳布,位于所述遮阳布6的四角处均开有用于吸盘2端部连接的圆形安装孔603。位于所述梳妆镜5的上部,在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多个吸盘2(吸盘2的数量与遮阳布6上开有的圆形安装孔603的数量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当车体处于高温环境时,通过转动轴107翻下固定板103后,取出嵌入第一安装槽102内的遮阳布6,如图3所示,展开遮阳布6,通过吸盘2的端布嵌入圆形安装孔603,然后将吸盘2贴在车体前玻璃的四角处即可,在收纳时,如图3所示,通过水平折线601及垂直折线602将遮阳布6折叠成与第一安装槽102相同的尺寸,然后通过转动轴107将固定板103向上翻,并使第二安装槽105与第二凸台部104插接,即可将遮阳布6阻挡防止其落下,由此完成遮阳布6的收纳。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润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润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2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系数高的公交车车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充电汽车遮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