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埋气井辅助钻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052.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王成;李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绿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乐天城欣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井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埋气井辅助钻筒。
背景技术
国内大多数填埋场接收的大都是没有经过分类的原生垃圾、餐厨垃圾及其他有机垃圾,在填埋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氢、氨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产生强烈的臭味,逸散到空气中扩散到各处,会带来区域性影响,由此产生对周边环境的异味污染和扰民问题。
因此,对有条件的填埋场,通过钻井,并设置石笼和PE管,抽取填埋气并加以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填埋气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填埋的的潜在燃料特性,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垃圾分类不到位,填埋场接收的餐厨垃圾会在垃圾堆体中形成大量的渗滤液,导致垃圾堆体保持较高的水位。在钻井过程中,这些渗滤液迅速汇集,并夹带淤泥和轻质垃圾,使收集井很快坍塌或淤满,必须及时对淤泥和轻质垃圾进行清掏,才能继续设置填埋气收集石笼和PE管。
早期的填埋气收集井成井过程中没有必要的辅助钻具,由于水位高,经常发生钻井一半就发生坍塌,导致钻井失败,或者已经成井,但刚要准备下管时,井内已经淤满,无法进行下面工序,只能另选井位重新打井,加大了钻井成本。由于水位高的区域经常面积很大,而且容易成片,就导致填埋场大面积的气体收集不完全,继而引发臭气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埋气井辅助钻筒,可有效提高填埋气井的成井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埋气井辅助钻筒,包括筒体、位于筒体顶部的钻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气井辅助钻筒还包括位于筒体底部的进泥口、设置在筒体内部并覆盖所述进泥口的单向板、设置在筒体侧壁上的排泥口以及覆盖所述排泥口的挡泥板。
优选的,所述筒体在常态下为中空四周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泥口设置在筒体底部的中央位置。
优选的,所述进泥口为圆形或方形,所述单向板为与进泥口匹配的形状,且完全覆盖进泥口。
优选的,所述排泥口设置在靠近筒体底部的侧壁上,所述挡泥板被挡泥板锁扣锁住。
优选的,所述进泥口为圆形或方形,所述单向板为与进泥口匹配的形状,且完全覆盖进泥口。
优选的,所述单向板被合页固定在筒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合页至少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填埋气井辅助钻筒,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钻杆连接器与筒体之间以及筒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填埋场气井钻井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去除和清掏井内的杂物和淤泥,大幅地提高成井效率,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的底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填埋气井辅助钻筒10包括筒体11、位于筒体11顶部的钻杆连接器12、位于筒体11底部的进泥口14、设置在筒体11内部并覆盖所述进泥口14的单向板15、设置在筒体11侧壁上的排泥口16以及覆盖所述排泥口16的挡泥板18;所述筒体11在常态下为中空四周封闭结构,优选的,所述进泥口14设置在筒体11底部的中央位置,所述排泥口16设置在靠近筒体11底部的侧壁上,所述挡泥板18被挡泥板锁扣锁住。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的底部俯视图。如图所示,所述进泥口14为圆形,所述单向板15为与进泥口14匹配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完全覆盖进泥口14,且所述单向板15被合页17固定在筒体11的底部,所述合页17至少为一个。
如上所述,所述进泥口14和单向板15均为圆形,相应的,所述排泥口16也可以均为圆形,所述挡泥板18为与排泥口16匹配的形状,优选为圆形,且完覆盖排泥口16;或者所述进泥口14、单向板15、排泥口16和挡泥板18也可以为方形。
进一步的,为增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填埋气井辅助钻筒10的机械强度,在所述钻杆连接器12与筒体11之间以及筒体11内部均设置有加强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绿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乐天城欣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绿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乐天城欣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3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吸反循环用的改进钻头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高压注射旋喷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