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雾状通气装置的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112.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丰;王锋;罗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状 通气 装置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雾状通气装置的发酵罐。
背景技术
在发酵系统设备中,通气是很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是微生物细胞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当前很多研究都在着手处理提高气体利用率的问题。如改善搅拌桨形式,调整通气压力,及调整通气方式,改善搅拌转速等。但是效果不甚理想。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与微生物和气体的接触表面积有关,当相同体积的气体通过发酵液的过程中,气泡的体积越大,它的表面积就越小,所以当气泡体积越小时,对应的表面积越大,单气泡的大小单位长度减少一半后,气泡数量约增加八倍,总气泡的表面积将增加一倍,气泡表面接触生物的机会就明显增加,气体的传质系数就增大。
传统情况下,空气由分布管喷出上升时,被搅拌器打碎成小气泡,与醪液充分混合,增加了气液传质效果,但由于气泡大小等问题,气液传质效果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雾状通气装置的发酵罐,它改善了发酵罐内通气气泡的大小,增加了生物体与气泡接触的几率,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和气液传质效果;尤其适合于粘度较大的发酵醪液的通气。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罐体1、通气管2,罐体1上安装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进气口2-1,它还包含雾化发生器3、卡箍4,雾化发生器3安装在罐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且雾化发生器3通过卡箍4与通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雾化发生器3采用了耐温的、可反冲和灭菌的气体分布器。该分布器在通气时能产生极小的气泡;在液下能形成雾状的气体效果。当它在由搅拌配合的同时,使得整个液下充满小气泡;提高了气体的分散性和被微生物利用的能力,并且在同等通氧条件下,提高了溶氧效果,在达到同等溶氧的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的减少通气量或降低搅拌速度。从而节约了能源。
所述的雾化发生器3与通气管2采用卡箍4连接,以便雾化发生器3的更换及依据产品调整布气管的孔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善了发酵罐内通气气泡的大小,增加了生物体与气泡接触的几率,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和气液传质效果;尤其适合于粘度较大的发酵醪液的通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罐体1、通气管2,罐体1上安装有通气管2,通气管2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进气口2-1,它还包含雾化发生器3、卡箍4,雾化发生器3安装在罐体1底部的中心位置,且雾化发生器3通过卡箍4与通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的雾化发生器3可由精密的金属过滤器、聚四氟乙烯过滤器等组成;过滤孔径精度在3~0.45um(甚至0.2 um)以下,该过滤器的通风量满足管道通风量的1~2倍;气体采用内进外出的方式从过滤器通过,使得气体在罐底围绕罐底中心均布,在连接的通气管道内同时接入蒸汽管道,供通气管及过滤器布气管灭菌消毒使用,同时蒸汽和压缩空气兼作为对过滤器(布气管)的反吹使用。精密的金属过滤器,可由超细钛粉、钛合金粉、超细镍粉、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善了发酵罐内通气气泡的大小,增加了生物体与气泡接触的几率,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和气液传质效果;尤其适合于粘度较大的发酵醪液的通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3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
- 下一篇:电动驱动装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