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4546.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双起升 机构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的小车,尤其涉及一种有主副双起升机构的起重机小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起重机小车上布置的主副起升机构,其卷筒长度方向一般平行于大车轨道方向,即主副钩间的连线垂直于大车轨道。主副钩协调工作,可完成物件沿垂直于大车轨道方向的起吊、翻身、倾倒等操作,例如,炼钢厂的铸造起重机就是这种结构型式,从而可完成钢包内钢水的倾倒。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铸造起重机,主副钩间连线垂直于大车轨道,其小车由主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小车架、主、副吊钩、钢丝绳组成,主、副起升机构均为一台电机驱动一台减速机,减速机通过卷筒联轴器驱动卷筒,再通过钢丝绳缠绕系统使吊具升降。现有技术的铸造起重机双起升机构小车,其主副钩不能协调起吊平行于大车轨道的长物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解决现有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主副钩不能协调起吊平行于大车轨道方向长物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包括:主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小车架、主吊钩、副吊钩以及钢丝绳,主、副起升机构分别包括:电动机、工作制动器、减速机、卷筒,上滑轮装置、制动器和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大车轨道方向,即主吊钩、副吊钩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大车轨道方向,并在小车架钢丝绳下绳处开孔,使钢丝绳在吊物时允许有5°~11°的摆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改变了原起重机小车的主副起升机构布置结构,将其卷筒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大车轨道方向布置,这样,主副起升机构可协调起吊一件长度方向与大车轨道方向平行的长物件,并因钢丝绳在吊物时有较大的摆角,可对其进行立直。
本实用新型用于起重机,可满足特定起吊工艺对起重机起吊方向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5、6所示,一种起重机的双起升机构小车,包括:主起升机构、副起升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小车架、主吊钩、副吊钩以及钢丝绳,主、副起升机构分别包括:电动机1、工作制动器2、减速机5、卷筒4,上滑轮装置3、安全制动器6和钢丝绳7;所述卷筒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大车轨道方向,即主吊钩8、副吊钩9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大车轨道方向,并在小车架钢丝绳下绳处开孔,使钢丝绳7在吊物时允许有5°~11°的摆角。
主副两套起升机构既可单独完成起吊工作,又可同时按相同的起升速度协调完成起吊长度方向与大车轨道方向平行的长物件操作。当直立长物件时,一侧起升机构停止,另一侧起升机构起升,随着长物件的重心变化,主副钩间距也发生变化,直至物件直立(因钢丝绳有较大的摆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4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