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WIFI的影音分享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122.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刘贤洪;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 | 分类号: | H04N21/436;H04N21/64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 影音 分享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种基于WIFI的影音分享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内部多媒体终端的增多,如何在多个多媒体终端之间进行高速、稳定的信号传输,如何在家庭内部实现多媒体的无缝接入与分享,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现在一般的用户家庭内部都在使用机顶盒,但是机顶盒初始的设计决定了一台机顶盒只能授权一部电视进行多媒体分享,如果需要在不同的电视机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需要购买多台机顶盒,并需要向电视节目运营商支付更多的多媒体授权费用,既不方便,也增加了家庭的开销。
另一方面,现有的室内视频方案,比如WHDI,其成本高、无法穿墙;一些基于2.4GHZ的模拟信号方案,带宽小视频质量差。
经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的传输情况,事实上,现在WIFI的用户使用率高,已经普及的802.11n支持300Mbps的带宽,即将普及的802.11AC最高支持1GMbps的带宽,都已经足够支持高清音视频信号的传输。采用成熟的WIFI技术作为传输解决方案是一个技术上可实现、成本可控制、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因此,需要研究基于WIFI的技术,利用成熟产品和芯片,实现简单高效多媒体分享技术,可以把家庭内部或者任何网络中的多媒体源以及相关高清多媒体内容通过家庭的广播网分享给多个不同的接收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技术上提出一种影音传输装置,实现影音数据的快速传送。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WIFI的影音分享传输装置,包括
信源编码部分、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所述信源编码部分由信源编码器构成,采用视频编解码设备指定接口获得多媒体信号源发出的待传输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并对获得的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信源编码;所述控制部分由带有红外输出、输入的延长线构成;所述传输部分将多媒体信号源发出的音视频内容分享出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视频编解码设备指定接口为HDMI或CVBS接口,接口最高支持1080p格式,并兼容720p和标清格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信源编码的格式为H.264格式准实时信源编码,编码的压缩延时不超过100ms。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分可转发红外信号控制指定的多媒体信号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装置为红外控制状态时,其延长线的红外输出自动打开、红外输入自动关闭;当装置为红外学习状态时,其延长线的红外输入自动打开,红外输出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基于WIFI提供家庭多媒体内容分享,用户可将家庭音视频设备上的内容,通过视频输入转换成无线信号,用户使用另外一个设备进行接收,达到高清音视频无线分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实际使用意义,有极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WIFI的影音分享传输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基于WIFI的影音分享传输技术示意图。家庭分享覆盖网络由多媒体信号源提供数字信号源,通过预设接口进入信源编码器进行信源编码,将编码后的码流输入WIFI传输芯片,通过WIFI对家庭其他房间进行广播分享覆盖;各个房间内的接收端通过WIFI接收和信源解码器,通过各种设备输出播放。用户的遥控信号通过WIFI发送给影音分享传输装置,影音分享传输装置再转换为红外信号控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信源编码部分,通过通用接口标准(例如HDMI接口)输入待编码数字信号,采用信道编码芯片,以H.264标准进行信源编码,编码后的码流输出到WIFI传输芯片,发送到射频。
本实用新型中的红外输出、输入延长线可以发出红外信号。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一对多的模式,一个发送端能够同时连接多个接收端,实现多个显示终端同时显示同一移动终端的内容;能够通过红外模块进行智能学习,显示终端可以通过遥控器等直接控制终端进行音量调试等操作。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发声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LED显示屏的裸视3D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