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234.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舒彬;谢冬;王志慧;朱占巍;张凯;蔡祖明;高楠;强芸;吴培红;李潇;黄伟;郭庆宇;王亚峰;曲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中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1/02;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机房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在典型的变电站设备机房(通信机房、监控机房、蓄电池室)一般使用柜式机房空调机或VRV多联机等方式的空调对机房空间进行温度控制,从而为放置在该房间里的通信控制等设备提供适宜的运行温度环境。全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变电站,相应的空调系统能耗积少成多,总体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能耗类别。
目前在变电站设备机房实际使用的均为通用形式的房间空调器。纵览相关资料文献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的调研,已有的节能研究和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择能效比高的空调机、二是使用管理手段或自动控制的辅助手段减少空调过度运行(合理设置温度和多台空调机合理搭配运行)、三是合理布置空调室内机布局来优化机房内的气流组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手段其实是一般建筑空调节能的通用手段。纵览现行应用在设备机房内的空调种类以及各种节能方法,他们的共同点是以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在室内机处以送风方式面向机房整个空间提供冷量,处于房间内的设备间接地从机房环境中得到适宜的冷却。这种送风方式的空调区域是整个变电站机房,而不是直接面向需要冷却的设备,势必使空调面积扩大,从而造成能源浪费。
高效的冷却系统应该是高效制冷与高效送冷的结合,在传统方式的空调中,制冷环节已经较为高效,而“送冷“即传热的这个环节的确是粗放的、效率低下的。目前迫切需要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善送冷过程的效率,提高制冷量的利用率,这无疑是一直被忽略的、具有巨大节能潜力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以解决送风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末端冷却装置;末端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混联设置的蒸发器支路;蒸发器支路中的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风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末端冷却装置包括多个蒸发器。
进一步地,末端冷却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与蒸发器串联。
进一步地,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置有配套的风机。.
进一步地,蒸发器和压缩机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蒸发器和压缩机出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末端冷却装置包括四个蒸发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串联,第三蒸发器和第四蒸发器并联合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串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直接冷却空调系统通过将末端冷却装置的冷气直接输送到风道中,由风道直接对发热机柜进行冷却,即直接面向对象,无需对设备间其他空间进行冷却,减少了空调冷却面积,降低了冷负荷;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的混联式变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压缩机;20、冷凝器;30、风机;40、节流元件;50、蒸发器;60、风道;70、流量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电站机房直冷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元件40、末端冷却装置;末端冷却装置包括末端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混联设置的蒸发器支路;蒸发器支路中的蒸发器50的出风口与风道60相连通。末端冷却装置中的蒸发器的出风口与风道相连接,风道与机柜的进风口直接连接。即蒸发器出风直接进入机柜发热设备的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直接冷却空调系统通过将末端冷却装置的冷气直接输送到风道中,由风道直接对发热机柜进行冷却,即直接面向对象,无需对设备间其他空间进行冷却,减少了空调冷却面积,降低了冷负荷;提高了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中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中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