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554.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辉;张勇;冀会平;何青;赵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D17/22;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赵云 |
地址: | 6501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造 薄壁 零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模具,主要用于铸造四面带孔的薄壁零件,也可用于铸造其它类似结构的薄壁零件。
背景技术
使用型腔模具成型的侧面带孔的薄壁零件,如图1所示,零件壁厚为1—3mm,四面有孔。目前使用的模具主要是一般的常规设计技术,尤其是在抽芯部分的结构上,采用斜导柱加斜滑块的配合形式,如图2所示,它由第一凹模1、侧抽芯2、锁销3、斜导柱4、定位杆5、螺栓6、斜锲7、斜滑块8、挡块9、螺杆10、弹簧11组成。该抽芯结构复杂,零件四面带孔,整套抽芯机构就需40多个零件组成。而且该抽芯结构只适合于铸造抽芯力大,抽芯距长的零件。对于四面带孔或带其它形状的薄壁零件成型来说,要求抽芯力小、抽芯距短,因此不适用。结构复杂,使模具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高,所制零件的合格率偏低,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目的是,根据现行铸造四面带孔的薄壁零件模具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其抽芯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的用于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从根本上克服了原模具故障率高,所制零件合格率偏低的现象。达到有效地保障所制零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用于铸造薄壁零件的模具包含定模板、导套、导柱、弹簧、浇注环、型芯、侧抽芯、第二凹模、销、螺栓、侧抽芯引导板、型芯固定板、垫板、下模座、顶杆、拉料杆、顶杆垫板、顶杆固定板,具体结构:定模板和侧抽芯引导板通过螺栓和销定位连接,浇注环与定模板配合连接,型芯与型芯固定板过盈配合,四个方向的侧抽芯的圆柱部分与第二凹模滑动配合,斜T型端与侧抽芯引导板的T型槽滑动配合,型芯固定板与侧抽芯引导板通过导柱、导套滑动配合,型芯固定板、垫板、下模座通过螺栓、销定位连接,顶杆穿过顶杆固定板、垫板、型芯固定板,拉料杆穿过顶杆固定板、垫板、型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完全达到设计目的,模具结构简单,零件数与原结构相比减少近一半,制造成本降低;通过缩短浇注通道,使材料用量节约了5%~7%;模具性能稳定可靠,所制零件合格率由原来的75%提高至95%以上。能够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四侧面带孔的薄壁零件形状图。
图2,是现有的模具抽芯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俯视图。
图5,是图3的B-B向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侧抽芯18的形状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侧抽芯引导板2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凹模19的结构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由定模板12、导套13、导柱14、弹簧15、浇注环16、型芯17、侧抽芯18、第二凹模19、销5、螺栓6、侧抽芯引导板20、型芯固定板21、垫板22、下模座23、顶杆24、拉料杆25、顶杆垫板26、顶杆固定板27等组成。(侧抽芯引导板20和型芯固定板21的接触面为分模面,分模面以上为定模,分模面以下为动模)。其具体结构:定模板12和侧抽芯引导板20通过螺栓6和销5定位连接,浇注环16与定模板12配合连接,型芯17与型芯固定板21过盈配合;四个方向的侧抽芯18的圆柱部分与第二凹模19滑动配合,斜T型端与侧抽芯引导板20的T型槽滑动配合(见图4、6、7);型芯固定板21与侧抽芯引导板20通过导柱14、导套13滑动配合,型芯固定板21、垫板22、下模座23通过螺栓6、销5定位连接(见图5);顶杆24穿过顶杆固定板27、垫板22、型芯固定板21,拉料杆25穿过顶杆固定板27、垫板22、型芯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