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流装置及包括其的空气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5626.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流 装置 包括 空气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的阻尼调节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气阻尼器节流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前述节流装置的空气阻尼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阻尼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衰减汽车受到的大位移冲击,隔离路面冲击往车内传递。目前车上的阻尼器主要以液压为主。另一方面,空气阻尼器由于其费用低、阻尼效果明显和阻尼频带宽等优点,将越来越多地开始在车上使用。
空气阻尼器是一种利用空气粘滞性的阻尼装置。与一般阻尼器的不同在于其阻尼介质为空气,从而可以克服液体粘滞阻尼的某些缺点。由于空气的压缩性较大,因此能承受较大位移。相对于液压阻尼器来说,空气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不大,因而性能较稳定。
空气阻尼器一般由弹性芯子、主簧和隔板等主要部件组成,弹性主簧和芯子硫化固定,弹性主簧和隔板形成空气腔,隔板上开有节流孔,直接通向大气。对于空气阻尼器,其阻尼特性是通过节流孔产生的,在空气阻尼器性能调试的过程中节流孔的孔径、长度和形状等对阻尼器的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在整车NVH调试的过程,需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不断调整和组合,制作出相应的空气阻尼器。
这种非可调式的空气阻尼器,开发周期长,费用高,不利用产品的快速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前述缺陷的空气阻尼器节流装置及包括其的空气阻尼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阻尼器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
适于安装在所述空气阻尼器的隔板上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定位孔,并且进气口与定位孔相通;以及
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的阻尼管,所述阻尼管选自一系列具有不同形状、长度和/或空气流通孔径的阻尼管组。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所述阻尼管的主体呈螺旋状。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所述阻尼管的主体呈直管状。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所述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阻尼管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所述连接螺母具有用于旋拧的头部和带有与连接端子的内螺纹互补的外螺纹的体部。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在所述阻尼管与所述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节流装置中,所述进气口为呈喇叭形的进气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阻尼器,所述空气阻尼器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弹性主簧,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弹性主簧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的弹性主簧之间形成有气腔,并且,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流装置,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到所述隔板上,所述进气口连通到所述气腔。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空气阻尼器中,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隔板之间为过盈配合。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空气阻尼器中,所述空气阻尼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主簧中心处的弹性芯子和螺栓。
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将空气阻尼器上的节流孔设计成可拆卸的连接节流装置,在阻尼器性能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节流装置来改变阻尼的大小,达到调试空气阻尼器性能的目的,工作效率高、调试周期短、调试费用低;在空气阻尼器的开发过程中,通过更换不同内径大小,长度以及形状的阻尼管,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力特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阻尼器的剖视结构图,该空气阻尼器中设置有可调节的节流装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空气阻尼器的节流装置中的连接端子的剖视结构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空气阻尼器的一种阻尼管的剖视结构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空气阻尼器的另一种阻尼管的剖视结构图;以及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空气阻尼器的连接螺母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5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版缝纫机自动选花装置和选花方法
- 下一篇:蓝宝石长晶炉冷却水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