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移动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853.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10 | 分类号: | E04G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移动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梯,一般是包括一个阶梯型的金属架再加上多个踏板构成,先将整个移动提移动至待攀爬位置,使用者直接沿着阶梯向上爬即可,但是,传统的工作梯的高度是一定,无法调节,当工作范围超出它的高度的时候,只能更换更高的工作梯,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传统移动梯的功能之外,又能加长使用者到达高度的新型移动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移动梯,包括由多根圆管形成的工作架及设置在工作架上的踏板,所述工作架位于踏板两侧设置有防护栏杆,所述工作架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支撑管,工作架的前端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新型移动梯上还设置有辅助梯,所述辅助梯由两跟纵管及多跟连接两纵管的横杆构成,所述纵管的外径小于等于支撑管的内径,固定架上设置有适配纵管的导向孔,所述纵管上还设置有扶手,所述工作架最前端的纵向圆管的内径大于等于纵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工作夹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扶手为U型扶手,U型扶手的开口朝向纵管。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工作架的前端设置有纵向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结构的新型移动梯,在满足传统的工作梯所能提供的功能外,新增了一个可活动的辅助梯。该辅助梯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放置在工作架上,占用空间小,当工作区域过高,梯子达不到那个高度时,可取下辅助梯以增加使用者能达到的高度,安装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动梯的使用状态图1;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移动梯的使用状态图2。
标号说明:1-工作架;2-踏板;3-防护栏杆;4-支撑管;5-固定架;6-辅助梯;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移动梯,包括由多根圆管形成的工作架1及设置在工作架1上的踏板2,所述工作架1位于踏板2两侧设置有防护栏杆3,所述工作架1的前端底部设置有支撑管4,工作架1的前端顶部设置有固定架5,新型移动梯上还设置有辅助梯6,所述辅助梯6由两跟纵管及多跟连接两纵管的横杆构成,所述纵管的外径小于等于支撑管4的内径,固定架5上设置有适配纵管的导向孔,所述纵管上还设置有扶手7,所述工作架1最前端的纵向圆管的内径大于等于纵管的外径。
新型结构的移动梯,在高度较底时,直接将工作架1移动至工作场合即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阶梯的踏板2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行操作,当工作范围超出它的高度时,直接将位于工作架1前端的辅助梯6拿出,参照附图2,具体的,可以直接抓出辅助梯6的顶部将其向上抽起,导向孔对其移动进行导向,将其整体抽起后,将其翻转,把手朝向使用者的一端,插入位于工作架1最前端的纵向圆管内,纵向圆管的内径大于等于纵管的外径,基本是保证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通过纵管的插入,增加了整个梯子的高度,使用者可以通过攀爬辅助梯6,实现更高高度上工作的可能。
使用完毕后,可以直接将整个辅助梯6向上抽出,并穿过位于工作架1前端固定架5上的导向孔,导向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类似抱箍结构的的卡扣,将辅助梯6向下移动后最终穿过固支撑管4实现整个辅助梯6的固定,固定后整个辅助梯6就位于工作架1的前端,移动安装方便简单。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夹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滑轮的设置能将整个移动梯移动至任何位置,并通过刹车装置将其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7为U型扶手7,U型扶手7的开口朝向纵管,U型扶手7的设置一方面再将纵管插入后,便于使用者的抓取及扶持,另一方便,当将纵管插入后,U型管的一条横边就会支撑在踏板2上,将辅助梯6有效的支撑住,提升了辅助梯6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架1的前端设置有纵向挡板,纵向挡板同样是为了将辅助梯6固定后对其提供遮挡力,对辅助梯6进行有效的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