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损螺旋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8871.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文;王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A01F1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65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螺旋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获机的输送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损螺旋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联合收获机在将农作物例如玉米脱粒后,需要将玉米粒收集在籽粒收集器中,然后由籽粒收集器输送到籽粒运送装置,最终籽粒运送装置将玉米粒输送到籽粒收集仓。目前常用的籽粒运送装置的结构形式多为刮板式或者绞龙式,而所述的两种形式的输送装置中涉及的刮板或者绞龙片都是由金属材料制作且它们在完成输送时是直接接触作物籽粒的。因为刮板的刮铲动作或者绞龙片的高速搅动,在输送过程中必然会损坏作物籽粒,导致作物籽粒的外皮破裂或者形状残缺,从而影响所收获的籽粒的的品质,造成其经济价值下降,市场销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在作物籽粒的收获过程中,既能够实现高效率收获,又不会对所收获的玉米籽粒造成损坏的传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一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公开了一种无损螺旋传送装置,其包括两片以上的输送用螺旋叶片、转轴、输送管状腔体和柔性胶皮层;所述转轴轴向穿过所述输送管状腔体,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螺旋设置在位于所述输送管状腔体内的转轴的外壁上;所述柔性胶皮层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的边缘处,并沿输送用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延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为两片或者三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柔性胶皮层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毛刷形套边,且所述毛刷形套边沿所述柔性胶皮层的整个边缘延伸,毛刷形套边的外围边缘与所述输送管状腔体的内圈边缘接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毛刷形套边的毛刷部分采用耐磨材料制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轴承朝向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的一侧安装所述环形防护盖,所述转轴与所述环形防护盖的内孔配合,所述环形防护盖盖住所述轴承与所述转轴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螺旋叶片进行输送,增大了输送能力;在输送用螺旋叶片的螺旋边缘固置柔性胶皮层,来代替金属叶片边缘与作物籽粒的接触,即此时是柔性胶皮层直接与作物籽粒接触,从而在输送过程中避免了对作物籽粒造成的损坏,使籽粒的表皮破损或者籽粒整体残缺;在柔性胶皮层的外沿设置毛刷形套边后,使得输送单元整体(包括叶片、柔性胶皮层及毛刷形套边)完全与输送管状腔接触,实现无缝衔接,增加了输送的完全性,使得脱落的体积较小的干瘪籽粒或者冗杂物也被完全输送出去,免除较多干瘪籽粒堆积造成的输送干扰;设置环形防护盖后,能够确保轴承的干净,防止轴承堵塞造成的维修工作,提高收获作业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中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在实施方式二中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环形防护盖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输送用螺旋叶片,2转轴,3输送管状腔体,4柔性胶皮层,41毛刷形套边,5环形防护盖,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损螺旋传送装置,其包括两片或者三片输送用螺旋叶片1、转轴2、输送管状腔体3、柔性胶皮层4、环形防护盖5和轴承6。
所述转轴2轴向穿过所述输送管状腔体3,所述转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6安装在机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1螺旋设置在位于所述输送管状腔体3内的转轴2的外壁上。所述柔性胶皮层4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在所述输送用螺旋叶片1的边缘处,并沿叶片的螺旋方向延伸。
在输送用螺旋叶片1的外部边缘设置柔性胶皮层4后,输送过程中与作物籽粒直接接触的是柔性胶皮层4,所以不会对作物造成损坏,破坏其表皮,影响作物籽粒的美观性及经济价值。螺旋叶片不仅输送效率高,而且输送力大。此外,同时采用多片螺旋叶片能够进一步增加输送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8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岩体磨平制样机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空气颗粒物采样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