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氧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138.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魏晓波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氧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盛装具有物理或化学、生化等反应物料的容器,其结构设计以及参数设置实现各种工艺要求中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其通常还可被称为反应锅、反应器等;其材质通常为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现有在反应釜内加入物料时,通常会采用在反应釜釜体上方处设置有进口,从而将物料添加入反应釜内,然后再采用抽真空或气体置换的方式改变反应釜内的气氛环境。通常情况下,需要大量进料的物料则可通过反应釜釜体上方专门设置的进料口通入反应釜,而小量进料的物料则可采用在抽取真空或气体置换后采用管路通入的方式,并且采用的管路通常为简单的直管和控制阀门共同作用;物料在控制阀门的作用下进入反应釜内,当物料加入完毕时,立即加入一定量的水防止空气进入反应釜。
由于加料完成时,需用人工肉眼判断管路内是否有水封,这通常难以进行判断;若此时控制阀门存在泄露的情况,就会容易出现空气进行反应釜的情形,从而导致影响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应,导致所得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甚至于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氧反应釜,其可以有效地避免物料添加完后水封过程中由于控制阀门泄露的原因,周围环境气体,例如空气进入反应釜内的情况,从而提高反应釜内物料的反应质量,提高所得产品的质量优良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无氧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置有釜体、管道和控制阀门,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
所述管道至少一部分为弯管;所述弯管具有至少一处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并且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的一端为物料进入端,另一端为物料排出端;所述控制阀门设置在弯管的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与物料排出端之间;所述弯管的物料排出端与釜体上的物料进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管还具有至少一处开口向下的弯曲部分。
优选的,所述物料进入端与漏斗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斗为常压漏斗。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物料排出端与釜体上的物料进口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为直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为1cm-2cm。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直径为1cm-2cm。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分为直角弯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氧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置有釜体、管道和控制阀门,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
所述管道至少一部分为弯管;所述弯管具有至少一处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并且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的一端为物料进入端,另一端为物料排出端;所述控制阀门设置在弯管的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与物料排出端之间;所述弯管的物料排出端与釜体上的物料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改进之处为在反应釜的基础之上增加物料添加装置,尤其是将物料添加装置中的管道由直管改进为弯管的方式。通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在利用其添加物料时,由于弯管存在的开口向上的弯曲部分,利用该结构可 在物料添加完毕时,利用其弯曲部分形成固定的水封结构,从而避免用人工肉眼去判断是否形成水封的情况;同时,利用上述改进结构,尤其当出现控制阀门泄露时,可利用弯曲部分的水封特征来尽早判断出泄露情况,从而避免釜体外部环境的气体,例如空气进入釜体内的情形,避免影响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应,从而提高反应釜内物料的反应质量,提高所得产品的质量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反应釜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无氧反应釜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反应釜包括有釜体14、管道和控制阀门12,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
所述管道为直管13,其一端为物料进入端,另一端为物料排出端;所述控制阀门12设置在直管上,所述物料进入端与漏斗11连接,所述物料排出端与釜体14上的物料进口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无氧反应釜包括有釜体24、管道23和控制阀门22,所述釜体24上设置有物料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