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298.4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生;胡长义;成善祥;刘海;龙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8 | 分类号: | C21C5/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陈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管道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转炉生产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各个钢厂都采用顶底复吹技术的转炉,其底吹管道均采用外接式,即安装在非传动侧耳轴内圈上。其中,16根底吹的氩气管通过非传动侧耳轴后从托圈内部穿过,从托圈的外腹板出来,再走到转炉炉壳底部,氩气管暴露在托圈外。这种结构的弊端在于它降低了托圈的强度,影响托圈的受力,并容易造成托圈损坏漏水,而漏出的水如果与溅出的钢水混合会发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分布在炉体上的氩气管很容易被转炉的钢渣侵蚀和砸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处在炉役期内的转炉不能通过停产来检修或更换,通常只能是放弃底吹,造成转炉生产的产品品质和效率下降,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影响托圈强度和受力、避免托圈漏水、安全性高、转炉钢渣无法影响氩气管正常工作、保证转炉生产的产品品质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包括炉体和围绕炉体固定的托圈,所述托圈一侧设有非传动侧耳轴,所述非传动侧耳轴内套设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两端通过内法兰和外法兰与非传动侧耳轴的内外两端密封相连,所述密封套筒的外端还设有旋转接头,所述密封套筒和旋转接头相连通的内腔穿有多根氩气管,所述密封套筒的内端部突出于内法兰内端面、并进入炉体和托圈之间的空腔,所述多根氩气管均从密封套筒突出于内法兰内端面的端部穿出、并沿炉体和托圈之间的空腔设置直至与炉体炉底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氩气管从密封套筒突出于内法兰内端面的端部侧壁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氩气管有16根,均布于密封套筒的内端侧壁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筒的内端侧壁设置有套筒内密封环槽、并通过套筒内密封环槽和套筒内密封圈的配合与内法兰密封连接,所述内法兰和非传动侧耳轴内端相连的轴向密封面设置有内法兰密封环槽、并通过内法兰密封环槽和内法兰密封圈的配合与非传动侧耳轴密封连接。
还进一步地,所述内法兰与非传动侧耳轴内端的轴向截面密封面之间设有环状密封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筒的外端面与外法兰焊接,所述外法兰与非传动侧耳轴外端相连的轴向密封面设有外法兰密封槽、并通过外法兰密封槽与外法兰密封圈的配合与非传动侧耳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密封套筒的内端部突出于内法兰内端面、并进入炉体和托圈之间的空腔,所述多根氩气管均从密封套筒突出于内法兰内端面的端部穿出、并沿炉体和托圈之间的空腔设置直至与炉体炉底相连。在这一结构中,氩气管一直在炉体和托圈之间的空腔内而没有从托圈的内腹板和外腹板穿出来,受到了托圈的保护而未暴露在托圈外,与托圈未发生直接的接触,对托圈的强度和受力没什么影响,托圈不会因应力集中造成开裂以致漏水,避免了漏出的水因与溅出的钢水混合爆炸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防止了因暴露在外而使氩气管被钢渣侵蚀和砸坏的情况发生,使氩气管的工作更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影响托圈强度,避免托圈漏水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安全事故,改善了托圈受力,氩气管不会被转炉的钢渣侵蚀和砸坏,提高了底吹效果,保证了转炉生产的产品品质和效率,减少了氩气管的故障频次,每年减少150万元以上的维护检修费用,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转炉底吹管道分配装置,包括炉体1、托圈2、非传动侧耳轴3、内法兰4、外法兰5、密封套筒6、旋转接头7、氩气管8、套筒内密封圈9、内法兰密封圈10、环状密封垫11和外法兰密封圈12。
所述托圈2围绕炉体1固定,所述托圈2一侧设有非传动侧耳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