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9609.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涂立新;王新敏;李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徽山食用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2 | 分类号: | F26B17/12;F26B23/10;F26B25/00;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混流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对其他农作物,如稻谷、玉米、大豆、小麦等均可适用。
背景技术
干燥机是食品加工常用的设备之一,在食品的加工及贮存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干燥机的干燥,可以使食品能够长时间地储存。尤其是对于油茶籽来说,收割后需要充分干燥方能长时间储存,为以后的深加工或者食用做好准备。传统常用的仓干燥机,如:仓内储存干燥、连续流动式干燥仓、顶仓式干燥仓、立式螺旋搅拌干燥机等,由于设备比较笨重、结构复杂,不易运输和拆装;而且这些设备的生产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混流干燥机因其结构相对简单、热效率高、能耗低、去水缓慢均匀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油茶籽干燥设备。但是,现有的混流式干燥机一次性降水幅度较大,水分梯度过大会造成油茶籽表面缩裂,影响外观及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解决现有混流式干燥机一次性降水幅度过大造成油茶籽表面缩裂,影响外观及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包括烘箱,该烘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顶部设有进料口,该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设有用于循环运送油茶籽的运料装置;烘箱内设置有一组热风输送管道,热风输送管道的进风口位于烘箱的下方,热风输送管道的出风口位于烘箱的上方,所述进风口与热风装置相连。
为了与烘箱内油茶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风输送管道在烘箱内部呈S型布置,该热风输送管道的截面为六边形。
为了保证烘箱内温度,烘箱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热风装置包括加热器,以及与该加热器相连的用于提供热风压力的鼓风机;加热器为导热油炉或蒸汽锅炉;运料装置为斗式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烘箱内部设置一组呈S型布置的热风输送管道,使得油茶籽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向下缓慢流动,进而与热风输送管道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得到高品质的油茶籽;在烘箱外部设置保温棉结构,保证了烘箱内的烘干环境。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油茶籽混流干燥机,包括烘箱1,该烘箱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顶部设有进料口12,该出料口11和进料口12之间设有用于循环运送油茶籽的运料装置2;烘箱1内设置有一组热风输送管道4,热风输送管道4的进风口13位于烘箱1的下方,热风输送管道4的出风口14位于烘箱1的上方,所述进风口13与热风装置3相连。
为了与烘箱内油茶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热风输送管道4在烘箱1内部呈S型布置,该热风输送管道4的截面为六边形。
为了保证烘箱内温度,烘箱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热风装置3包括加热器31,以及与该加热器31相连的用于提供热风压力的鼓风机32;加热器31为导热油炉或蒸汽锅炉;运料装置2为斗式提升机。
首先,开启运料装置2将油茶籽送入烘箱1,待烘箱1内堆满油茶籽时,开启加热器31和鼓风机32,鼓风机32将加热器31产生的热风通过热风输送管道4由进风口13向出风口14方向运动,带走油茶籽的水分。其烘干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热风温度控制在55~60℃,烘干时间为12~20小时;第二阶段热风温度控制在45~50℃,烘干时间为10~18小时;第三阶段热风温度控制在35~40℃,烘干时间为15~25小时;每一阶段的烘干过程中,需将烘箱内的油茶籽上下循环流动2~3次,流动时通过往复式排料机构由出料口经运料装置送入烘箱上部的进料口,进行上下循环,实现混流烘干作业,使油茶籽均匀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徽山食用油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徽山食用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49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工作台
- 下一篇:同侧向操控式手动精密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