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0240.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尹柏林;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vr 单片机 plc 远程 通信 扩展 io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
背景技术
作为可编程控制器显示操作系统,国内外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远程控制系统上,无论是台达可编程控制器、还是其他可编程控制器,远程通信扩展IO一直未能解决,大部分生产线都是用两台以上可编程控制器串联方式进行调整控制生产产品工艺,造成经济浪费,造成生产产品工艺数据调整困难,不能明确单人调整产品工艺最短时间调整,且现场维护较原始化,不能满足其生产量。
目前国内多家产品加工厂生产线都需要用大量人工去进行近距离调整产品工艺,造成调整产品工艺速度慢、数据不准确,并且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当下生产企业的要求,国内各可编程控制器生产厂家及自动化生产线加工企业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至今仍未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包括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远程输入单元、电源单元和远程输出单元,所述的远程输入单元、远程输出单元均与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连接,所述的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远程输入单元、远程输出单元均与电源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工业小型可编程控制器远程通信扩展I/O,克服了小型可编程控制器没有远程通信扩展I/O,不能远程控制状态问题,达到生产自动化,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远程AVR单片机单元电路图;
图2是远程输入单元电路图;
图3是电源单元电路图;
图4是远程输出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包括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远程输入单元、电源单元和远程输出单元,所述的远程输入单元、远程输出单元均与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连接,所述的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远程输入单元、远程输出单元均与电源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数据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和远程输入单元发送给远程AVR单片机单元,数据在远程AVR单片机单元自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相互转换输出,将在远程输出单元执行输出,如果数据不相等内部数据则不执行;远程AVR单片机单元电路通过atmgea16 PD0.PD1通过P2九针接口3,8脚485通信模式接U2,6.7接进行485通信模式转换经U2,1.4脚输出到mega16,PD0.PD1进行数据转换。U2,2.3脚是控制半双工工作模式切换,低电平接收状态,高电平发送状态,P1九针接口2.3脚TTL通信模式接mega16,PD0.PD1进行数据转换,在线升级;远程输入单元电路,CC是5V正电源经过R1,R2电阻限流为D10至D80发光二极管供电,D10至D8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端口,PA端口外接开关被按下PA端口对地导通D10至D8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PA端口使其得到输入信号;电源单元电路6-24v交流电通过D11,D21,D31,D41整流再通过C0电容滤波送到U3电压调整模块1脚,经内部电压调整得到稳定的5v直流电从U3,3脚输出经过C1电容进行2次滤波输出VCC标准5V直流电,供其他单元使用;本实用新型远程输出单元电路远程输出单元是可编程控制器发送给远程AVR单片机单元数据转换执行输出,VCC是5V正电源经过R3,R4电阻限流为D13至D83发光二极管供电,D13至D8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0接口,mega16通过D0接口输出低电平D13至D8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0至Q8三极管导通VCC经RL0至RL8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0至RL8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远程AVR单片机单元为远程输入单元和远程输出单元进行数据转换:P2九针接口3,8脚485通信模式接U2,6.7接进行485通信模式转换经U2,1.4脚输出到mega16,PD0.PD1进行数据转换,U2,2.3脚是控制半双工工作模式切换,低电平接收状态,高电平发送状态,P1九针接口2.3脚TTL通信模式接mega16,PD0.PD1进行数据转换,在线升级;远程输入单元通过PA5-PA7、发送给远程AVR单片机单元经过数据转换再发送给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数据:VCC是5V正电源经过R1电阻限流为D10发光二极管供电,D1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0,PA0外接开关被按下PA0对地导通D1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1电阻限流为D20发光二极管供电,D2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1,PA1外接开关被按下PA1对地导通D2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1电阻限流为D30发光二极管供电,D3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2,PA2外接开关被按下PA2对地导通D3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1电阻限流为D40发光二极管供电,D4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3,PA3外接开关被按下PA3对地导通D4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2电阻限流为D50发光二极管供电,D5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4,PA4外接开关被按下PA4对地导通D4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2电阻限流为D60发光二极管供电,D6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5,PA5外接开关被按下PA5对地导通D6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2电阻限流为D70发光二极管供电,D7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6,PA6外接开关被按下PA6对地导通D7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VCC是5V正电源经过R2电阻限流为D80发光二极管供电,D80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PA7,PA7外接开关被按下PA7对地导通D80发光二极被点亮,将开关状态反馈给mega16使其得到输入信号;电源单元通过LM7805向AVR单片机与PLC远程通信扩展IO供电:6-24v交流电通过D11,D21,D31,D41整流再通过C0电容滤波送到U3电压调整模块1脚,经内部电压调整得到稳定的5v直流电从U3,3脚输出经过C1电容进行2次滤波输出VCC标准5V直流电,供其他单元使用;远程输出单元是可编程控制器发送给AVR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数据转换执行输出,VCC是5V正电源经过R3电阻限流为D13发光二极管供电,D1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0,mega16通过D0输出低电平D1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0三极管导通VCC经RL0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0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3电阻限流为D23发光二极管供电,D2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1,mega16通过D1输出低电平D2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1三极管导通VCC经RL1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1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3电阻限流为D33发光二极管供电,D3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2,mega16通过D2输出低电平D3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2三极管导通VCC经RL2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2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3电阻限流为D43发光二极管供电,D4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3,mega16通过D3输出低电平D4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3三极管导通VCC经RL3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3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4电阻限流为D53发光二极管供电,D5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4,mega16通过D4输出低电平D5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4三极管导通VCC经RL4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4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4电阻限流为D63发光二极管供电,D6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5,mega16通过D5输出低电平D6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5三极管导通VCC经RL5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5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4电阻限流为D73发光二极管供电,D7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6,mega16通过D6输出低电平D7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6三极管导通VCC经RL6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6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4电阻限流为D63发光二极管供电,D6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6,mega16通过D6输出低电平D7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6三极管导通VCC经RL6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6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VCC是5V正电源经过R4电阻限流为D83发光二极管供电,D83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mega16,D7,mega16通过D7输出低电平D83发光二极管被点亮,Q7三极管导通VCC经RL7线圈通过三极管导通RL7继电器动作驱动外部电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佳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0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