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垫片性能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1514.9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李正现;张竟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尹金华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垫片 性能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垫片性能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密封性能是衡量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要求的提高,密封技术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果密封不好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还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发动机中具有多种类的密封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动机缸盖与缸体结合面之间的密封。缸盖缸体结合面安装气缸盖垫片,并利用缸盖螺栓进行预紧,从而起到防止燃烧气体、冷却水和润滑油发生泄漏的作用。由于发动机缸盖垫片处的工况非常复杂,同时伴随着发动机功率和马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对密封垫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越来越严格。
发动机缸体结合面的密封性能是缸体缸盖结合面的制造精度、缸垫的材料特性、制造工艺和缸垫所受的载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急需寻找科学的方法判断各种因素对结合面密封性能的影响。目前考核气缸盖垫片的密封性能试验,试验条件没有将缸垫工作状态如温度、压力的改变考虑进去,所得的试验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垫片的实际性能。
而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缸盖垫片不但受到高温高压气体的反复冲击,而且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还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静态的密封性能试验(如常温高压或高温高压密封试验)不能准确反映发动机缸垫在工作环境下的密封能力。此外,缸盖螺栓材料本身的特性及发动机振动还会导致气缸垫片上的载荷发生衰减。因此急需一种可模拟发动机实际运行状态的设备,该设备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调节缸垫载荷大小、缸垫压力分布以及试验介质气体的温度和压力等相关参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垫片性能评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所述下密封板中部设有贯通孔,所述上密封板的上部设有载荷分布板,载荷分布板的底面固接有多个相同的且下伸的载荷体,载荷体的下端部抵在上密封板的顶面,载荷分布板上部设有其活塞杆作用于载荷分布板顶面的载荷液压油缸,所述载荷液压油缸固接在机架顶端;所述下密封板固装在套筒上,其贯通孔与套筒同轴线设置,套筒上安装有加热板,套筒侧部设有进气口,所述套筒下部安装有压力调节液压油缸,所述压力调节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入套筒内,所述套筒与压力调节液压油缸的缸体上部密封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液压油缸的下部设有位移液压油缸,所述位移液压油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的外部设有可收集两者之间泄漏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
所述套筒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其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载荷液压油缸、压力调节液压油缸、位移液压油缸电连接。
所述加热板固接在套筒的外表面。
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套装在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外侧的密封罩,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的侧部分别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罩的内表面与密封圈紧密贴合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罩对应密封腔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泄漏率测量装置。
所述载荷体呈圆柱状,其在载荷分布板底面均匀环布。
所述压力调节液压油缸直接放置在位移液压油缸的正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待试验密封垫片放置在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之间,上密封板的下表面与密封垫片的上表面直接接触,密封垫片的下表面与下密封板的上表面直接接触,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和密封垫片配合实现密封,通过进气口向套筒内通入试验介质,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分别控制载荷液压油缸、位移液压油缸、压力调节液压油缸的升降及加热板的工作状态,实现对试验介质压力和温度的调节、对载荷大小和加载时间的控制,模拟发动机实际运行状态,对垫片的密封性能的考核更加准确,得到的试验结论更接近实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1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身免疫抗原阳性血清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应用系统资源需求测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