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视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2445.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丽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B1/31;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可视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视灌肠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其病程以及治疗时间长,具有恢复慢,易复发的特点,为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疗程,常采用局部给药即灌肠给药的方式来代替全身给药的方式,在灌肠前,需要护士与病人沟通,讲解灌肠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取得病人极大的配合,指出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局部给药是通过肝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其主要方式分三种: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以及栓剂塞入法,这三种个方法中,直肠点滴法是保留灌肠法的一种改进,它是以类似点滴输液的方式将药液送达病灶,较保留灌肠法能延长药液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直至吸收,注入药液量大,便于保留和吸收,疗效更确切,将针头换成导尿管即可实现,但是弊端是,在插入胶管过程中不可视,往往凭医生个人经验进行,且胶管插入深度不好掌握,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视灌肠器,实现直肠点滴法的可视化操作,插入胶管制有方便医生掌握插入深度的刻度线,大大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不适,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视灌肠器,具有纤维胶管,所述纤维胶管管壁制有刻度线,纤维胶管具有三个腔室通道,第一通道设有纤维输液管,第二通道设有纤维软管,所述纤维软管插入肛门的端部设有摄像头和光源,第三通道端部设有麻醉液喷头,所述纤维输液管与输液瓶相连的一端设有弹性套管,套管适配套接套嘴,套嘴与输液瓶的输液管相连,输液管设有控制流量的调节阀,所述第二通道的纤维软管与手持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尾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显示设备相连。
其中,所述套嘴前端制有楔形凸棱且套嘴用硬质材料制成,套嘴前部对称侧制有挂耳。
所述麻醉液喷头受控于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纤维胶管共具有三个腔室通道,分别为麻醉液的喷出通道,摄像头的拍摄通道以及采用直肠点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输液瓶药液的输出通道,互不干扰;
2、纤维胶管端部设有带光源的摄像头,在插入结肠的过程中医生可通过显示设备直接观测到结肠内部情况,为精准施药和插管提供保障;
3、弹性套管套接套嘴以及挂耳设计可避免一般输液管与纤维输液管连接部位的脱落,使得药液能从输液瓶中顺着纤维输液管直达病灶,直至肠道粘膜吸收;
4、流量调节阀能确保输液缓慢进行,较保留性灌肠法病人耐受性增强,没有明显的不适,药液在肠道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直至肠道粘膜充分吸收,缩短了病程;
5、纤维胶管管壁的刻度设计能使医生直观地掌握胶管的插入深度,简化了医生的操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插管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纤维胶管肛门插入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丽,未经张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2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