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运输搅拌罐车罐体余热换能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151.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李兰儒;王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6 | 分类号: | B28C5/46;B28C5/4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运输 搅拌 罐车 余热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运输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混凝土运输搅拌罐车罐体余热换能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础建设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的运输主要依靠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这种特种车辆来完成。一方面,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绝大多数采用汽油、柴油、天然气发动机作为动力,尤其是采用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作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动力,这些车辆排出的尾气温度一般在400℃至800℃之间,这些尾气的余热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温室效应,恶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现有的搅拌运输车罐体上没有设置隔热控温装置,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品质,造成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冻结,罐体被冻裂等问题,使得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不能在低温严寒的环境下运输预拌混凝土,无法满足冬季室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供料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运输搅拌罐车罐体余热换能保温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车辆中存在的发动机尾气余热未被充分利用,浪费能源,造成温室效应,恶化生态环境的问题,以及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没有设置保温装置,不能在北方冬季严寒时段运输预拌混凝土、甚至造成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冻结,罐体冻裂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运输搅拌罐车罐体余热换能保温装置,包括罐车底座和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能转动的罐体,还包括热水盘管、发动机排气尾管和绝热套,热水盘管的吸热段设置在发动机排气尾管内部,热水盘管的放热段固定在绝热套的内壁上,绝热套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包覆在罐体的外侧,热水盘管的放热段与罐体的外壁之间有转动间隙。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热水盘管的吸热段与热水盘管的放热段之间设有循环泵,循环泵通过电控箱控制。
上述循环泵为变量泵。
上述热水盘管的吸热段与热水盘管的放热段之间设有单向阀。
上述热水盘管的吸热段折叠盘绕在发动机排气尾管内部。
上述绝热套通过固连钢板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流经热水盘管的吸热段时,对热水盘管吸热段中的介质进行加热,循环泵将热量输送到热水盘管的放热段,热水盘管的放热段为罐体和罐体内部的混凝土加热,使得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能够在北方严寒时段运输预拌混凝土,从而满足北方室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供料要求,避免造成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冻结、罐体被冻裂的现象发生;同时,实现了发动机尾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高温热气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节能环保,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所示结构安装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所示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罐车底座,2为罐体,3为发动机排气尾管,4为绝热套,5为热水盘管的吸热段,6为热水盘管的放热段,7为循环泵,8为电控箱,9为单向阀,10为发动机缸体,11为发动机缸盖,12为发动机油底壳,13为单缸排气管,14为排气管汇,15为冷却风扇,16为牵引车车头,17固连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金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