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检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313.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建英;梁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新微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00;G01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电路板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检查机。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的品质检测方面,目前为改善其速度与绩效,光学检测系统已逐渐取代原有的人工目视检测。因光学检测系统可将复杂的影像画面转换成判读信息,借助微处理器来比对有无缺陷,但是现有的光学检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精确度均偏低,检查速度慢,操作比较烦琐,极大的降低了印刷电路板制程中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精确度高、检查速度快和操作方便的印刷电路板检查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电路板检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印刷电路板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水平装设于整个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和与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的滚动轴,所述机架的入料端的传送带分成若干条并间隔设置,相邻两条所述传送带之间设有端面整列机构,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架设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支架和检查成像机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感应器,所述检查成像机构包括安装架、若干个光学成像镜头和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电连接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底部,所述光学传感器在成像维数上是一个线阵图像传感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配合工作的可调光源。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机架的双导轨、固定于其中一根所述导轨上的直齿条和由驱动电机驱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直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架两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四根。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调光源为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的LED照明灯管。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照明灯管的最高亮度为6500K。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由若干个散热器构成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器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包括若干个采用折射率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检查成像机构电连接的电脑主机、显示各种参数的显示器和用于输入操作指令的键盘。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电脑主机电连接的电源控制开关和紧急停止开关。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内部设有与所述电脑主机电连接的检孔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高,经久耐用;
2)光源亮度可调,可提高电路板图像清晰度;
3)端面整列机构在感应器感应出有印刷电路板经过时可将印刷电路板向最右端面整列,方便印刷电路板的扫描和定位;
4)线阵图像传感器提高了印刷电路板扫描处理速度,检测精确度高,提高了测试印刷电路板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检查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检查机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检查机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中示出了一种印刷电路板检查机,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输送印刷电路板的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水平装设于整个所述机架上的传送带21和与所述传送带21传动连接的滚动轴22,所述机架1的入料端的传送带21分成若干条并间隔设置,相邻两条所述传送带21之间设有端面整列机构3,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有架设于所述传送带21上方的支架4和检查成像机构5,所述支架4的底部设有感应器6,所述检查成像机构5包括安装架51、若干个光学成像镜头52和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52电连接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52位于所述安装架51的底部,所述光学传感器在成像维数上是一个线阵图像传感器,所述传送带21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52配合工作的可调光源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新微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特新微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