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检测模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395.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艳梅;王格芳;张东;韩宁;孙江生;连光耀;陈卫;王春龙;柴景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航空 电子 系统 检测 模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仪表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检测模拟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作为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飞机电子系统供电、飞行控制与管理、数据链设备控制与管理、飞行定位与导航、任务设备控制与管理、遥控信号的接收、解码与数据处理、遥测信号的编码与发射等多项重要任务,因此,该系统性能与可靠性对无人机系统的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无人机毁灭性的破坏。
目前,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检测过程包括飞机系统的功能检测、飞机系统控制参数检测等,必须在飞行控制站和地面数据终端同时参与的环境下进行,要求无线电信道通畅,检测程序非常繁琐。特别是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时,需开启所有的地面设备,这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理和时间资源,给部队的作战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主要表现为:
(1)限制了飞机系统检测的架次:由于每次检测都要求飞行控制站和地面数据终端同时参与,这就决定了无人机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个架次的飞机系统检测,大大制约了无人机的作战使用效率。(2)检测数据不够全面:目前部队配备的飞机系统检测表在功能和操作方式上均未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使得飞机系统检测数据不够全面,作战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均得不到有效保证。(3)延长了飞机系统检测的时间,在飞机系统检测过程中,遥控指令的决定权掌握在飞行控制站手中,增加了一种飞行控制站与飞机检测人员之间的无线通讯,使飞机系统检测过程更加复杂,检测时间也随之延长。(4)缩短了飞行控制站和地面数据终端的使用寿命:飞机系统的检测在无人机的使用过程中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每架无人机在技术阵地和起飞前都要进行检测,根据目前装备的实际情况和部队的使用特点,一架无人机在起飞前至少要进行5-6次的飞机系统检测,每次检测都要求飞行控制站和地面数据终端同时参与,飞行控制站和地面数据终端在整个无人机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使用过于频繁,必将缩短飞行控制站的的使用寿命。(5)增加了检测人员的电磁伤害:在检测过程中,无人机的无线电发射功率为20W,检测人员和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为2公里,一个架次的飞行检测时间约为3小时,在如此近的距离的高强度无线电辐射下,必将影响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传统的航空电子系统检测极大的加重了无人机对日常的装备维护工作量,给部队造成了一定的畏惧情绪,有些部队为了减少装备车辆的出动率和人员出动率,一般都故意避开无人机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保养这一训练内容,严重影响了装备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检测模拟设备,所述设备与航空电子系统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连接,能够模拟和实现对航空电子系统的检测功能,具有检测工作量小,出动人员少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航空电子系统检测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硬件部分包括输入及显示单元、微处理器及芯片组、电源模块、定时器计数器、A/D采集模块、D/A输出模块和串行通信模块,被测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至A/D采集模块和串行通信模块然后通过PC/104 Plus扩展总线传送给微处理器及芯片组进行处理,微处理器及芯片组将处理过的信号通过PC/104 Plus扩展总线传送给D/A输出模块然后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输出至无人机航空电子设备,输入及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器及芯片组双向连接,电源模块和定时器计数器通过所述PC/104 Plus扩展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及芯片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在于:所述硬件部分还包括网络接口模块和USB接口模块,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和USB接口模块通过所述PC/104 Plus扩展总线与所述微处理器及芯片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在于:所述输入及显示单元为键盘和显示器或者为触摸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