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磨加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397.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5/00 | 分类号: | B24B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加工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套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承套圈加工,各设备之间没有连接关系,轴承套圈从上一步工序进入下一步工序时,是通过人工进行转运,生产操作人员有约40%的工作时间都用于下料到上料之间的转运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增大,生产效率低,运转周期长;而且在人工转运的过程中,工人会将加工的基准面混淆,影响套圈加工的精度,产品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后来出现了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生产线,将各设备连接,但其提供的技术方案并没有给出连接后套圈转送的具体方式。
因此,需要将轴承套圈的各个加工设备连接起来,并解决连接后轴承套圈转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磨加工生产线。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磨加工生产线,包括按工序依次设置的内圈料筒、内圈沟道磨床、内圈内孔磨床和内圈超精磨床,其关键在于:相邻的所述内圈料筒、内圈沟道磨床、内圈内孔磨床和内圈超精磨床之间均通过下料槽、套圈转送机构和上料槽连接,其中所述套圈转送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送带和传送带安装板,所述传送带安装板呈倒置的“L”型,围绕所述传送带安装板的边缘设置有滑槽,所述传送带安装板为两个,两个传送带安装板平行安装,所述传送带的边框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传动齿轮为两个,两个该传动齿轮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板的两端,在所述传送带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间隔的卡槽,所述传送带套装在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上,处于竖直部分的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下料槽的下料口接触,处于水平部分的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上料槽的上料口接触,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间隔的限位条,该限位条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在所述传送带安装板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限位板与传送带之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料槽和下料槽的安装在磨床内部,轴承套圈经过一个磨床的加工工序后,从下料槽送出经过套圈转送机构送至下个工序的上料槽,轴承套圈在套圈转送机构上时这样被转送的,下料槽的下料口与传送带接触,轴承套圈通过自身重力滚至传送带上,轴承套圈的下端随着传送带上限位条的推送,从竖直方向提升至水平方向,再在传送带的输送尽头掉落至下个工序的上料槽,在传送带安装板上安装的限位板,在转送时将套圈和限位条夹在限位板与传送带之间,套圈不会掉落;将整个生产线连通后,套圈的转运工作不需要人员手工操作,大大节省劳动力,也不会混淆加工基准面,套圈的加工精度提高。
上述传送带安装板的竖直部分通过支撑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传送带安装板的水平部分安装在所述上料槽的上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竖直部分的传送带安装板将套圈向上提升,水平部分的传送带安装板将套圈运送至上料槽的上料口。
上述传送带和所述限位板均由软质材料制得。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套圈在传送带和限位板之间运送时,不会磨损套圈。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轴承磨加工生产线,将独立的工序连接起来,各单元之间的套圈转送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一方面提高了转送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不会混淆加工基准面,确保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磨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套圈转送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磨加工生产线,包括按工序依次设置的内圈料筒a、内圈沟道磨床b、内圈内孔磨床c和内圈超精磨床d,相邻的所述内圈料筒a、内圈沟道磨床b、内圈内孔磨床c和内圈超精磨床d之间均通过下料槽1、套圈转送机构2和上料槽3连接;
所述下料槽1包括内圈料筒下料槽、内圈沟道磨床下料槽和内圈内孔磨床下料槽,所述上料槽3包括内圈沟道磨床上料槽、内圈内孔磨床上料槽和内圈超精磨床上料槽;
所述内圈料筒下料槽和内圈沟道磨床上料槽之间通过所述套圈转送机构2连接,所述内圈沟道磨床下料槽和内圈内孔磨床上料槽之间通过所述套圈转送机构2连接,所述内圈内孔磨床下料槽和内圈超精磨床上料槽之间通过所述套圈转送机构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