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燃复合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407.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金世强;李高强;李宁;马俊杰;闫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28;H01B7/1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复合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燃复合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耐火电缆大多采用的是氧化镁矿物绝缘耐火电缆和用云母带绕包无机绝缘的耐火电缆。氧化镁矿物绝缘耐火电缆优点是绝缘物氧化镁的熔点为2800℃,在750℃的火焰燃烧时,其电缆结构不会出现问题,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但是该电缆额定电压只达到750V,其制造生产工艺繁杂,制造过程的能耗大,设备投资昂贵。由于该电缆是非连续式生产,产量低,制造成本高,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电缆的制造长度有限,如长距离敷设,需要多次接头,而氧化镁又容易吸潮,导致电缆在接头处的绝缘电阻下降,影响电气性能。另外该电缆的弯曲性能较差,安装敷设不便,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用云母带绕包无机绝缘的耐火电缆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电缆绝缘采用云母带绕包,护套采用软铜带纵包挤氩焊接而成,其电缆可以大长度连续生产。但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层绕包,由于工艺条件限制,搭接缝处往往容易造成缺陷,云母带易受潮其绝缘性能就会下降,另外,由于设备能力的限制,对于大截面电缆,工艺上无法实现。火烧后云母带发脆易脱落,也可造成耐火性能不佳,从而难以保证供电电力设施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畅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阻燃复合防火电缆。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电缆采用绞合铜线做导体,介电性能优异的云母、二氧化硅等无机带材和防潮层做绝缘,铝合金联锁铠装做分相隔挡层及隔氧层、陶瓷化防火层、总的铜联锁铠装层和阻燃材料做护层,使电缆既保留了现有技术的矿物绝缘电缆的耐高温、防火、低烟无毒、耐老化等特性,同时又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弯曲性能差、易吸潮、接头多、安装施工不方便,以及制造设备昂贵、工艺复杂、产量低、能耗高、制造长度受限制等诸多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复合防火电缆包括至少两根分别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云母防火层、由交联聚乙烯料构成的绝缘防潮层、铝合金联锁铠装阻挡层、由高阻燃涂胶玻璃丝带层构成的阻燃层的绞合铜线导体组成的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缆芯外的由高阻燃涂胶玻璃丝料构成的成缆包带、聚烯烃隔氧层、由重叠绕包的陶瓷化防火带构成的陶瓷化防火层、联锁铠装层、由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构成的阻燃外护层,以及填充在缆芯与成缆包带之间的阻燃填充料。
所述隔氧层阻燃隔氧降温原理为:一是氢氧化物被燃烧时要吸收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热量,此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二是它产生的水分子在燃烧蒸发过程中也需要吸收热量,无形中降低了燃烧物表面的温度;三是它产生了不溶不熔的金属氧化物壳层,阻止隔断了氧气与有机物的接触。形成了很好的保护屏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云母防火层的厚度为0.98~1.26mm;所述绝缘防潮层挤包在云母防火层外,厚度为0.5~1.7mm;所述铝合金联锁铠装阻挡层的厚度为0.2~0.8mm;所述阻燃层以外搭盖绕包的方式设置在阻挡层外;所述阻燃填充料采用阻燃填充绳构成,其氧指数大于30%;所述的成缆包带为重叠绕包的二层高阻燃涂胶玻璃丝料构成,氧指数大于55%;所述的隔氧层挤包在成缆包带外,氧指数大于42%;所述的陶瓷化防火层是由重叠绕包的陶瓷化防火带构成,厚度为5.6~7.2mm;所述的联锁铠装层是由蛇纹管状铜护套构成(具体说,联锁铠装层是由铜带呈S状边缘相互搭扣,形成具有柔韧性的蛇纹管状铜护套,可承受径向压力,保护电缆免受外界机械损伤,抗火灼烧,使本电缆结构更加稳定,弯曲性能良好,防火性能优异,其铜带联锁铠装护套比矿物绝缘防火电缆铜护套柔软,且重量轻),厚度为0.3~0.8mm;所述阻燃外护层的氧指数大于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把阻燃的最高级别阻燃A类和优异了防火性能结合为一体,是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更新换代的升级版,具有以下优点:
1) 柔软性好。 产品采用绞合导体和联锁铠装金属护层等改善弯曲性能的软结构设计,使电缆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为产品大长度生产、安装、运输、减少中间接头少提供了便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