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5922.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程乐;李启沅;潘文欢;武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或生物制药等行业中,在进行血液检测时,为获得准确的化验结果,需要在检测前对血液混匀。目前常用的血液混匀器为:放置有血液样本的样品管固定在转盘上,所述转盘倾斜固定安装在基座上,通过基座上的电机转动转盘,进而实现血液混匀。
然而,上述血液混匀器的转盘固定倾斜角度进行转动,当样品管内血液量较多时,血液的液面也会随之更接近管口,当液面间距管口较近时,则容易在混匀过程中造成血液触碰并残留在管盖上,甚至导致血液部分外流。当工作人员在开盖或者接触样品管时,则容易沾到盖上或者管外的血液,造成交叉感染,对工作人员存在潜在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匀装置,能够调节被混匀样品的最高面与样品管口间的最短距离,以避免混匀样品的最高面过于接近样品管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匀装置,包括基座、转动机构和支撑臂,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样品管放置机构,所述基座通过支撑臂与转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支撑臂与基座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端中至少一端为可活动连接端,以使在混匀前所述转动机构的倾斜角度可发生改变。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形成可活动连接端,使得所述支撑臂的倾斜角度可进行改变。
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转动体,所述样品管放置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体远离中心的一端上。
其中,所述转动体为圆形转盘,或者以所述转动轴一端为圆心,向远离圆心方向辐射的支架。
其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以实现对转动体的转速的调节。
其中,所述转动机构所在的平面分别与支撑臂、所述样品管放置机构的样品管长度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样品管放置机构为约束样品管不沿垂直于所述转动机构所在平面的方向运动的放置机构。
其中,所述样品管放置机构为弹性夹持件。
其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计时器。
其中,所述混匀装置为血液混匀装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转动机构的支撑臂的一个端为可活动连接端,使得所述转动机构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可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在混匀前,可根据被混匀样品最高面到样品管口的最近距离,调节所述转动机构所在平面的倾斜角度,来改变所述样品管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被混匀样品最高面到样品管口的最近距离,实现避免混匀样品的最高面过于接近样品管口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匀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混匀装置在未放置样品管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放置在图1所示混匀装置中的样品管在第一倾斜角度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放置在图1所示混匀装置中的样品管在第二倾斜角度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混匀装置中的转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匀装置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转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5,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匀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混匀装置在未放置样品管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混匀装置中的转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放置在图1所示混匀装置中的样品管在第一倾斜角度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放置在图1所示混匀装置中的样品管在第二倾斜角度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混匀装置包括基座110、转动机构120和支撑臂130,所述转动机构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样品管放置机构121,所述基座110通过支撑臂130与转动机构120连接,其中,所述支撑臂130与基座110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131,所述支撑臂130与所述转动机构120连接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132,所述第一连接端131、第二连接端132中至少一端为可活动连接端,以使在混匀前所述转动机构120的倾斜角度γ可发生改变。其中,所述可活动连接端即为该端与其他机构活动连接,使得支撑臂130能够以该端为轴点绕动,转动机构120的倾斜角度γ即为转动机构120的水平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5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试样断后测量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脱落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