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道绳张力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7207.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胜;杨启光;张立峰;孟建;黄家贫;王鹏越;张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处;孟建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道绳 张力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立井提升柔性罐道的张力监测装置, 尤其是一种罐道绳张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世纪绳罐道使用量的日益扩大,罐道张力检测手段落后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善。近些年随着各矿山企业对自动化产品的青睐,新型的液压张紧装置开始遍地开花,进而出现了一批依托液压张紧装置的试验性的张力监测产品。
各产品普遍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一、在液压系统中配置油压传感器或变送器;
二、采用独立的空心油缸或油枕。
以上方案普遍的不足在于依托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泄露是两大顽疾,而且寿命无法预测。其各自的不足又分别在于,方案一是间接测量精度低,无实时性或实时性差。方案二则在于不便更换,停机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罐道绳张力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实现高精度的直接测量,实时监测,且便于拆装更换,大大缩短了停机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道绳张力监测装置,包括上底座、下底座、传感器、垫块、电控系统,其特征是:上底座置于下底座上,内外圆柱表面配合在一起,传感器、垫块分别置于下底座左右两边的矩形定位凹坑内,夹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传感器的输出线与电控系统相连。 所述的上底座与下底座构成一个具有抗倾倒,且在垂直方向可以自由窜动的导向机构。
所述的上底座为一左右剖分结构,由左半底座、右半底座、内沉螺钉组成。整个上座体为一竖直方向中空的结构,以使罐道绳得以穿过,上部为连接法兰,下部为一具有外导向柱面的凸起。 所述的下底座一左右剖分结构,由左半底座、右半底座、螺栓螺母组件组成。该下座体也为竖直方向中空的结构,与上底座相配合,下底座上部为一具有内导向柱面的凸起,下部为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上平面左右各有一矩形定位凹坑,分别置于下底座的左半底座和右半底座上。 所述的上底座与下底座均为可剖分的中空结构。 所述的传感器为一纯机械结构的电测压力传感器,可将承受的机械压力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所述的传感器采用非液压式传感器,旁置式安装。
所述的垫块为一与传感器具有相同外形与相近力学性能的零件。
所述的垫块可以由另一传感器所替代,所述的传感器与替代垫块的传感器为同一规格产品,传感器与替代垫块的传感器的输出线同时与电控系统相连,组成冗余或表决系统。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摆脱了液压问题的困扰,直接测量实时可靠,采用传感器与垫块的不同组合,可构成单一、冗余或表决系统。传感器也不再套于罐道绳上,安装更换方便(用千斤顶或其它工具将上底座擎起几毫米即可更换传感器),大大缩短了停机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图1中上底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图1中下底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图1中传感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图1中垫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上底座,2. 下底座,3. 传感器,4. 垫块,5. 电控系统,6. 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传感器(3)、垫块(4)、电控系统(5)。上底座(1)置于下底座(2)上,内外圆柱表面配合在一起,传感器(3)、垫块(4)分别置于下底座(2)左右两边的矩形定位凹坑内,夹于上底座(1)和下底座(2)之间,传感器(3)的输出线与电控系统(5)相连。 所述的上底座(1)与下底座(1)构成一个具有抗倾倒,且在垂直方向可以自由窜动的导向机构。
所述的上底座(1)为一左右剖分结构,由左半底座、右半底座、内沉螺钉组成。整个上座体(1)为一竖直方向中空的结构,以使罐道绳得以穿过,上部为连接法兰,下部为一具有外导向柱面的凸起。 所述的下底座(2)为一左右剖分结构,由左半底座、右半底座、螺栓螺母组件组成。该下座体(2)也为竖直方向中空的结构,与上底座(1)相配合,下底座(2)上部为一具有内导向柱面的凸起,下部为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上平面左右各有一矩形定位凹坑(6),分别置于下底座的左半底座和右半底座上。
所述的上底座(1)与下底座(2)均为可剖分的中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处;孟建,未经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处;孟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7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