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管的压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7761.X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龙;刘巧勇;陈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管的压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意识到了节约和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必须去实现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照明领域。
目前市场上的LED灯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LED灯管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线材与塑胶接头对接过程中产生不良,导致生产不良数增加,灯管容易短路烧掉,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接触性能良好、结构稳定及节能环保LED灯管的压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管的压接结构,包括金属基座、电线和端子;所述端子上设有接线槽,所述电线的一端插接在端子的接线槽内且与端子形成一组合体,该组合体通过金属头固定压接在金属基座上且形成一冲压体,所述冲压体上均匀成型有与电线电连接的引脚针。
其中,所述端子的顶端上设有一接线孔,所述电线的一端贯穿接线孔后插接在端子的接线槽内。
其中,所述金属基座上设有与端子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端子容纳在该凹槽内。
其中,所述电线包括电连接电源端的电源线和电连接线路板的电板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管的压接结构,该压接结构包括金属基座、电线和端子,电线的一端插接在端子的接线槽内后采用金属头将其紧固冲压在金属基座上,即是电线与端子通过金属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压接在一起,该压接结构使得电线与端子之间结构稳定、电接触性能良好,有效避免出现对接不良而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环保、电接触性能良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的压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管的压接结构中端子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金属基座 11、电线
12、端子 13、金属头
14、引脚针 111、电源线
112、电板线 121、接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管的压接结构,包括金属基座10、电线11和端子12;端子12上设有接线槽121,电线11的一端插接在端子12的接线槽121内且与端子12形成一组合体,该组合体通过金属头13固定压接在金属基座10上且形成一冲压体,冲压体上均匀成型有与电线11电连接的引脚针14。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管的压接结构,该压接结构包括金属基座10、电线11和端子12,电线11的一端插接在端子12的接线槽121内后采用金属头13将其紧固冲压在金属基座10上,即是电线11与端子12通过金属头13在外力的作用下压接在一起,该压接结构使得电线11与端子12之间结构稳定、电接触性能良好,有效避免出现对接不良而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环保、电接触性能良好、结构稳定、成本低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2的顶端上设有一接线孔(图未示),电线11的一端贯穿接线孔后插接在端子12的接线槽121内。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接线孔并不局限于设置在顶端上,还可以是设置在端子12的侧面或底端上,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对接线孔位置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基座10上设有与端子1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凹槽,端子12容纳在该凹槽内。通过在金属基座10上设置凹槽,起到一定的定位的作用,可方便端子12在金属基座10上的定位。当然,也可以直接在金属基座10上设置标识区或识别区,如果是方便端子12在金属基座10上的定位的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电线11包括电连接电源端的电源线111和电连接线路板的电板线112。利用压接技术将电源线111和电板线112冲压在金属基座10上,比以往用锡丝加导线焊在一起,工艺更美观,无锡污染,更环保,无接触不良导致烧管,间接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损耗实现技术长寿。另外,这种压接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电子元器件中。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7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