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导电镀锌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8517.5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15/04;B32B15/0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镀锌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锌钢板,具体是一种高导电镀锌钢板。
背景技术
镀锌钢板在建筑、家电、汽车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是一种在钢材表面电镀或热镀一层金属锌的钢板,从而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镀锌钢板常用作计算机外壳,镀锌线在生产用作计算机外壳的镀锌钢板时,为保证产品在储放﹑运输﹑使用过程中避免产品表面镀层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氧化生锈,故在生产中均会使用表面环保耐指纹处理,即在镀锌层外设置表面处理皮膜,按药剂供货商提供的数据以及实际的需要,表面处理皮膜的药剂厚度为0.8~1.0um,可达到客户要求的耐蚀性要求。
但是0.8~1.0um的处理药剂膜厚度将导致钢板表面阻抗过大,这样镀锌钢板表面的局部无法导电或导电性能不良。
若表面处理皮膜的厚度达不到0.8~1.0um,其耐腐蚀性能将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导电镀锌钢板,该钢板适当减少表面处理皮膜厚度,提高产品表面粗糙度的均匀性,提高钢板表面导电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导电镀锌钢板,包括作为基层的钢材、基层外的镀锌层和镀锌层外的表面处理皮膜,所述表面处理皮膜厚度为0.65~0.75μm,所述表面处理皮膜的表面粗糙度均匀,其粗糙度为Ra1.5~Ra1.6。
所述表面处理皮膜厚度优选0.65μm。
本发明表面处理皮膜厚度在0.65~0.75μm,配合Ra1.5~Ra1.6的均匀粗糙度,此粗糙度相对具有一定的光洁度,因此有助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因此在皮膜厚度在由常规的0.8~1μm下降至0.65~0.75μm时没有降低其耐腐蚀性能。
但是这种组合意义较大,首先表面均匀的粗糙度,可以解决钢板表面存在局部导电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降低的表面处理皮膜厚度更有利于提高钢板表面的导电性。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镀锌钢板在保证镀层表面的耐蚀性的基础上,提高钢板表面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导电镀锌钢板,包括作为基层1的钢材、基层1外的镀锌层2和镀锌层2外的表面处理皮膜3,表面处理皮膜3由无铬耐指纹液涂覆后形成,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且耐指纹。无铬耐指纹液组分多为树脂,例如专利EP1426466A1公开的金属表面处理剂,由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以及特定技术元素与水配合而成。
一般产品为保证耐蚀性,所需的表面处理皮膜3厚度为0.8~1.0um,但是这种厚度是在牺牲表面导电性能的基础上的妥协,会导致局部不导电。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处理皮膜3厚度为0.65~0.75μm,优选0.65μm,0.7μm厚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所述表面处理皮膜3的表面粗糙度均匀,其粗糙度限定在Ra1.5~Ra1.6。使用EDT毛化的调质工辊来增加产品表面的粗糙度均匀性,以更好的减少表面阻抗,提高导电度。
本实用新型减少表面处理皮膜3厚度,从而减少表面处理皮膜3中树脂成分对钢板导电性的影响,配合均匀粗糙度,在保证镀层表面的耐蚀性的基础上,提高钢板表面的导电性能。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8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阻抗复合吸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GaN基外延层表面粗化的LED芯片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