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带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615.0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忠;孙亚军;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敬忠 |
主分类号: | A62C33/04 | 分类号: | A62C33/0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水带固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楼层越做越高。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升,也给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当高层建筑的固定消防设施损坏时,救援难度更大,一般需要利用建筑物外墙体垂直铺设水带进行送水灭火。
目前,消防部队一般是通过在水带上设置铸铁挂钩或水带固定带将水带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体上。但是,现代建筑物的窗多为铝合金、无钢筋窗框,使得水带的挂钩无悬挂支撑点,并且水带挂钩材质差,强度不够,很难将水带牢牢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体上,导致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物火灾扑救及消防救助的需要。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水带固定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较好地克服上述缺陷的多功能水带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水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字型钢架,该工字型钢架是由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和焊接在前、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板组成,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底部中间分别焊接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其中,前支撑板的顶部中间焊接有一向外伸出的水带固定板,水带固定板内开有C型水带固定孔。前支撑板的顶部一侧还装有滑轮架,滑轮架内装有定滑轮。后支撑板的顶部装有与定滑轮正对布置的绳索制动器。后挡板上装有若干根压紧丝杆,每根压紧丝杆的头部均向前伸出并装有压脚。
为了方便安装软梯或缓降器,以开辟楼层救生通道,方便受困人员及时撤离。本实用新型在前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装有吊环A和吊环B,后支撑板上装有正对吊环A布置的吊环C。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固定更牢,本实用新型在前支撑板的两端均装有向后伸出的辅助支撑块。
为了方便消防员转动压紧丝杆,本实用新型在压紧丝杆的尾端均装有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水带固定器具有以下益处:
(1)利用后挡板上的压紧丝杆和压脚,能方便地将本实用新型的水带固定器固定在建筑物外墙体或窗台上,有效地利用了外墙进行水带的垂直铺设和固定。
(2)利用定滑轮和绳索可垂直吊升水带或转移火场物资,减少了所需消防人员的数量,节省了消防员体能的消耗,提高灭火救援的展开速度,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3)通过在吊环上安装软梯或缓降器,可以开辟楼层救生通道,方便受困人员及时撤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向放大视图;
图4是图2的B向放大视图。
图中:1-水带固定板,2-吊环B,3-滑轮架,4-定滑轮,5-辅助支撑块,6-连接板,7-绳索制动器,8-吊环C,9-后挡板,10-手轮,11-压紧丝杆,12-压脚,13-前挡板,14-C型水带固定孔,15-吊环A,16-前支撑板,17-后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工字型钢架,该工字型钢架是由前支撑板16、后支撑板17和焊接在前、后支撑板16、17之间的连接板6组成。前支撑板16和后支撑板17的底部中间分别焊接有前挡板13和后挡板9。其中,前支撑板16的顶部中间焊接有一向外伸出的水带固定板1,水带固定板1内开有C型水带固定孔14。前支撑板16的顶部一侧还装有滑轮架3,滑轮架3内装有定滑轮4。后支撑板17的顶部装有与定滑轮4正对布置的绳索制动器7。后挡板9上装有两根压紧丝杆11,每根压紧丝杆11的头部均向前(本实用新型以工作方向来描述结构组成,这里所说的“向前”对应的是图1中的“向左”)伸出并装有压脚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板16的顶部两端分别装有吊环A15和吊环B2,后支撑板17上装有正对吊环A15布置的吊环C8。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板16的两端均装有向后伸出的辅助支撑块5。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丝杆11的尾端均装有手轮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具体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水带固定器固定在相对牢固的墙体且厚度不得低于24厘米或混凝土梁柱等构件上,通过压紧丝杆11将水带固定器安装牢固。将绳索穿过绳索制动器7和定滑轮4,利用定滑轮4和绳索垂直吊升水带或转移火场物资,待水带吊升到指定位置后,将水带卡在C型水带固定孔14内,并通过绳索制动器7将绳索卡住,即完成了水带的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在吊环上安装软梯或缓降器,以开辟楼层救生通道,方便受困人员及时撤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带固定板1、吊环B2、滑轮架3、定滑轮4、辅助支撑块5、连接板6、绳索制动器7、吊环C8、后挡板9、手轮10、压紧丝杆11、压脚12、前挡板13、C型水带固定孔14、吊环A15、前支撑板16和后支撑板17的大小、规格以及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调整,只要这些调整无实质性原理的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敬忠,未经王敬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定向材料
- 下一篇:一种三维室内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