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铁式集气、自动放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9839.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军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8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 式集气 自动 放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的瓦斯治理,具体是一种煤矿井下本煤层抽放系统中使用的磁铁式集气、自动放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瓦斯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煤层抽放系统中,为了能够提高抽放效率,将各抽放孔的瓦斯通过抽放支管路汇集到集气装置中由抽放主管路带走。由于为负压抽放,钻孔内的岩层水也与瓦斯一起进入集气装置内,影响钻孔的瓦斯抽放效果,为此将集气装置加装阀门改装成集气、放水装置,现有的集气、放水装置放水是通过人工开启阀门进行放水,造成放水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能及时放水,严重影响钻孔的瓦斯抽放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煤矿井下本煤层抽放系统中集气放水装置内的水不能及时放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磁铁式集气、自动放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磁铁式集气、自动放水装置,结构包括钢制集气放水装置外壳、浮筒、阀门、阀门控制系统,浮筒置于集气自动放水装置外壳内,集气自动放水装置外壳安装有放水阀门、放水卸压阀门,入水阀门、入水卸压阀门固定在浮桶上;
所述的外壳由排水口、入水口、钻孔连接口、入水卸压口、主管路连接口、排水卸压口组成;
所述的阀门包括排水口逆止阀、入水卸压口阀门、入水口阀门、排水卸压口逆止阀;
所述的入水口阀门和入水卸压口阀门由入水口、入水卸压口、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组成;
所述的阀门控制系统包括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浮桶磁铁、浮桶固定轴、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固定磁铁、浮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钻孔内的岩层水进入集气腔,经入水口到达集水腔,集水腔内的水面逐渐升高,使浮桶上浮,当浮桶上升到一定的位置,浮桶上固定的磁铁和外壳上固定磁铁互相进入对方的磁场范围,两者产生的强大磁力使浮桶急速上升,浮桶上固定的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同时向上运动,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顶开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关闭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排水口逆止阀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进行放水,随着水面下降水面产生的浮力逐步消失,当浮桶的重力大于磁铁、入水口、入水卸压口的吸力后,浮桶下降,固定在浮桶上的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向下运动,离开排水卸压孔逆止阀,固定在浮桶上的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向下运动,离开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集水腔内产生负压,驱使排水口逆止阀和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关闭,集气自动放水装置再次进行集水,进入第二个循环,达到不用人工操作、放水不间断抽放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抽放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将集气、自动放水功能组合在一个装置上,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集气放水装置外壳、2-排水卸压口逆止阀、3-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4-浮桶磁铁、5-浮桶固定轴、6-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7-入水口、8-浮桶、 9-排水口、10-排水口阀门、11-钻孔连接口、12-钻孔连接口、13-排水卸压口、14-主管路连接口、15-外壳上固定磁铁、16-入水卸压口、17-钻孔连接口、18-钻孔连接口、19-集水腔、20-集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井下瓦斯抽放系统中使用的集气、自动放水装置,包括以下部件:集气放水装置外壳1、排水卸压口逆止阀2、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3、浮桶磁铁4、浮桶固定轴5、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6、入水口7、浮桶8、排水口9、排水口阀门10、钻孔连接口11、钻孔连接口12、排水卸压口13、主管路连接口14、外壳上固定磁铁15、入水卸压口16、钻孔连接口17、钻孔连接口18、集水腔19、集气腔20,其中集气放水装置外壳1由排水口9、排水卸压口13、入水卸压口16、入水口7、钻孔连接口11、钻孔连接口12、钻孔连接口17、钻孔连接口18、主管路连接口14组成,排水口逆止阀10、排水卸压口阀门2分别安装在排水口9、排水卸压口13上,浮桶8置于集水腔19内套装在浮桶固定轴5上,浮桶上固定有排水卸压口逆止阀开启装置3、浮桶磁铁4、入水口和入水卸压口阀片6,浮桶固定轴5固定在集气放水装置外壳上,浮桶固定轴5的顶端固定有外壳上固定磁铁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军,未经王庆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9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跳纤机框
- 下一篇:封闭式光电缆共用余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