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控制排水量的雨水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019.4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日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王士爱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排水量 雨水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井盖,具体说是一种可自动控制排水量的雨水井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水井盖,亦称排水井盖、排水筛、雨水筛、雨水箅子、排水箅子、市政井盖,为了车辆及行人安全排水孔都做得很小,当下大雨和暴雨时,排水不及,即引起水水浸街,聚集垃圾时更易引起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水流聚集时可自动控制排水量的雨水井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控制排水量的雨水井盖,由大小相应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组成,在上盖板、下盖板上分别开有多个位置对应的上盖板排水孔和下盖板排水孔,且下盖板排水孔的排水面积比上盖板排水孔的大,上盖板由两段通过铰轴铰接而成,在上盖板两端部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销,与下盖板两侧的导滑板里侧的滑动槽配合,在下盖板下面对称设置两集水桶,每个集水桶上端连接有一杠杆,杠杆的支点设置在支架的支杆上,杠杆的另一端与连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横杆铰接,横杆的两端分别接有一顶杆,两顶杆(15)穿过下盖板上的与之配合的垂直导向孔,上端与铰轴连接,集水桶的底部和周边开有泄水孔。
上盖板的底部有下凸肋,下盖板排水孔有斜面,下凸肋与下盖板排水孔的斜面呈斜楔配合;下盖板排水孔的排水面积为上盖板排水孔的1.5~3倍;下盖板两侧导滑板与下盖板通过螺丝连接。
集水桶底部及周边开有泄水孔,泄水孔的流量与收集水量比较,当收集水量大于泄水孔的流量时,集水桶的水位上升,当集水桶的重量达到临界值以上时,通过集水桶的作用慢慢撑起上盖板。当集水桶的集水量比集水桶的泄水孔的排水量小时,集水桶的水位下降。当集水桶的重量达到临界值以下时,上盖板慢慢下降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当道路的水流聚集较多时,上盖板能自动及时上升;撑起上盖板时,上盖板有效挡开了覆盖在雨水井盖的垃圾;撑起上盖板时后,提供了排水面积比上盖板排水面积大一倍的下盖板,加速排泄积水,有效避免水浸街道;当道路的水流聚集较少时,上盖板能自动下降复位。
本实用新型纯机械原理设计,不需要用电源,也不需要专人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板安装两侧导滑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桶与下盖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开导滑板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控制排水量的雨水井盖,由大小相应的上盖板1和下盖板9组成,在上盖板1、下盖板9上分别开有多个位置对应的上盖板排水孔2和下盖板排水孔11,且下盖板排水孔11的排水面积比上盖板排水孔2的大,上盖板1由两段通过铰轴铰接而成,在上盖板1两端部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销10,与下盖板两侧导滑板3里侧的滑动槽14配合,在下盖板9下面对称设置两集水桶6,每个集水桶6上端连接有一杠杆5,杠杆5的支点设置在支架4的支杆17上,杠杆5的另一端与连杆8铰接,连杆8的另一端与横杆16铰接,横杆16的两端分别接有一顶杆15,两顶杆穿过下盖板上的与之配合的垂直导向孔13,顶杆15的上端与铰轴连接,集水桶6的底部和周边开有泄水孔7。
上盖板1的底部有下凸肋18,下盖板排水孔有斜面12,下凸肋11与下盖板排水孔的斜面12呈斜楔配合;下盖板9两侧导滑板3与下盖板9通过螺丝连接。
当下大雨和暴雨时,道路的雨水将聚集成流,集水桶6的集水量比集水桶的泄水孔7的排水量大时,集水桶6的水位上升。当集水桶6的重量达到临界值以上时,通过集水桶的作用慢慢撑起上盖板1,这时上盖板1挡开了原有的垃圾,露出了排水面积比上盖板排水面积大的下盖板,加速排泄积水,见图6和图7。当道路的雨水聚集流较少时,集水桶6的集水量比集水桶的泄水孔7的排水量小时,集水桶6的水位下降。当集水桶的重量达到临界值以下时,上盖板1慢慢下降复位,见图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盖板排水孔2面积与现有的雨水井盖相近;下盖板排水孔11面积为上盖板排水孔2面积的2倍,由于下凸肋18与下盖板排水孔的斜面12呈斜楔配合,这样使上盖板1和下盖板9变薄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
安装时使上盖板1上的两导滑板与车辆行驶方向平行,由于上盖板1在打开工作状态下,明显高于地面,安全标志明显,即使深水状态时也有涡流排水特征,车辆行人能自觉避开。假如车辆碾压打开的上盖板或行人行踏上打开的上盖板,由于车辆或行人重量作用大于集水桶的重量作用,上盖板会安全合上,车辆或行人过后再次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