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020.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联兵;姚明高;郑兴;张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药企业用发酵罐。
背景技术
制药企业发酵车间120吨罐发酵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中后期(80小时至放罐)发酵液变稀严重现象,造成发酵提前终止,被迫于130小时放罐的现象特别多,甚至后期放罐前的效价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120吨罐内传动部件的设计存在极大缺陷:其设计是在原有50吨发酵罐基础上按照比例放大设计的,而不是按设备优化比例放大设计的,导致了120吨罐的最下层搅拌器距罐底较高,使得入罐空气进罐后被及时打碎和被分散的效果较差,同时,罐内五层搅拌器均为箭叶形式,且均为6叶箭叶搅拌器,平均分布于搅拌轴上,此种形式搅拌器不能很好地将分散后的空气充分利用,在发酵过程中极易造成发酵液中的溶解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酵罐,可以解决发酵液中的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酵罐,包括罐体以及罐体内的蛇管,搅拌轴伸入罐体内,搅拌轴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多层搅拌器,第二层搅拌器为桨叶搅拌器,其他各层搅拌器均为箭叶搅拌器,蛇管下部的罐体内壁上设有挡板。
挡板设于罐体内壁的下封头至罐内蛇管底端部位之间。
搅拌器的层数为5层。
第一层搅拌器为6叶箭叶搅拌器,第三层搅拌器为6叶箭叶搅拌器,第四层搅拌器和第五层搅拌器均为3叶箭叶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酵罐,有益效果如下:
1、克服了现有的发酵罐罐内底层搅拌打碎和分散空气不足的问题,通过挡板进一步加大或改善入罐空气的分散效果;该措施也改变了空气流向由底层的径向流变为径向流加湍流,可增加空气与发酵液充分混合效果;将第二层搅拌器设计为桨叶搅拌器,取代之前的箭叶搅拌器,使最下层搅拌器分散后的空气在桨叶搅拌器的作用下,发酵液与空气混合液可在两层搅拌器间形成轴向流,空气与发酵液混合更充分,且空气在发酵液中停留时间更长,发酵液利用空气的效率更高;可以解决发酵液中的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将现有发酵罐的第四层和第五层搅拌器由6叶箭叶搅拌器变更为3叶箭叶搅拌器,避免了6叶箭叶搅拌器对发酵液中的菌丝剪切力较大,易导致菌丝断裂,加速菌丝衰亡的情况发生,使得发酵液在罐内搅拌作用下的混合效果不受任何影响,发酵液的粘度有一定提高,发酵周期延长;另外搅拌负荷下降明显,120吨正常发酵运行电流由原有平均的380A下降至现有的300A左右,同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负荷降低,变频器运行负载率仅80%左右,可极大改善变频器的工作环境及延长变频器使用寿命。
3、通过对工厂内120吨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发酵罐的生产水平对比,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水平提高较快,按粗略统计总平均效价增加1339u/ml,增长8.16%,在没有增加另外投入的情况下,产量及效益增加非常明显,每月仅120吨罐产量可增加至少5000十亿发酵液,与上半年平均月产量105000十亿发酵液比较,现在则可实现每月产量达110000十亿发酵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以及罐体1内的蛇管2,搅拌轴3伸入罐体1内,搅拌轴3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多层搅拌器,第二层搅拌器5为桨叶搅拌器,其他各层搅拌器均为箭叶搅拌器,蛇管2下部的罐体内壁上设有挡板9。
挡板9设于罐体内壁的下封头至罐内蛇管2底端部位之间。
搅拌器的层数为5层。
第一层搅拌器4为6叶箭叶搅拌器,第三层搅拌器6为6叶箭叶搅拌器,第四层搅拌器7和第五层搅拌器8均为3叶箭叶搅拌器。
使用中,挡板9进一步加大或改善入罐空气的分散效果;也改变了空气流向由底层的径向流变为径向流加湍流,可增加空气与发酵液充分混合效果;第二层搅拌器5为桨叶搅拌器,使得发酵液与空气混合液可在两层搅拌器间形成轴向流,空气与发酵液混合更充分,且空气在发酵液中停留时间更长,发酵液利用空气的效率更高;第四层搅拌器7和第五层搅拌器8均为3叶箭叶搅拌器,减少了对过多菌丝的剪切,提高了发酵液的粘度,延长了发酵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染的PCR管
- 下一篇:一种简易恒温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