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材型铝木塑复合建筑模板用支撑龙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287.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屈建;张卫东;杨晓东;张涛;陈晓东;宋建荣;秦杰;孙涛;于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0 | 分类号: | E04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材型铝木塑 复合 建筑 模板 支撑 龙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用的支撑龙骨。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搭建混凝土的模板支撑体系通常占据了绝大多数施工时间。现有的模板支撑体系中的龙骨多为木龙骨或钢木龙骨,纯木龙骨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而且木龙骨机械强度偏低,易损坏;钢木龙骨浪费钢材,污染环境,且传统龙骨施工难度大,工作面少,施工时间长,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模板体系施工效率、强度大、绿色环保的支撑龙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材型铝木塑复合建筑模板用支撑龙骨,要解决现有的模板支撑龙骨质量大,易腐蚀变形,操作困难,施工效率低,浪费社会资源不利于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材型铝木塑复合建筑模板用支撑龙骨,包括金属包框和填充材料,所述金属包框是两个相对设置、截面为弓字形的铝合金型材,且型材中部的凸起焊接一体,金属包框的空腔内填充有与金属包框的形状相适应的填充材料,空腔内壁设有多个防止填充材料滑脱的防脱肋条,所述填充材料为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
所述空腔包括凸起各自形成的中部空腔和两个型材之间形成的侧部空腔。
所述防脱肋条设置在中部空腔的内壁上。
所述填充材料整根贯穿或成段间隔设置在金属包框的空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龙骨为轻质铝合金型材和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做为芯材的复合结构,其中两个弓字型铝合金型材组合而成的框架,可大大提高龙骨机械强度的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填充材料是增韧性的木塑复合型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密度小,便于操作,具有韧性,而且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龙骨的重量,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对钉子握持力好,且与铝合金包覆材料结合力好,不易变形,便于施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工作面均可施工打钉的特点,较之只有两个工作面的木方龙骨和只有一个工作面的钢木龙骨,工作面更多,模板固定更加牢固,降低了施工难度,现场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大量节约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合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金属包框、1.1-凸起、1.2-空腔、1.2.1-中部空腔、1.2.2-侧部空腔、1.3-防脱肋条、2-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节材型铝木塑复合建筑模板用支撑龙骨,包括金属包框1和填充材料2,所述金属包框1是两个相对设置、截面为弓字形的铝合金型材,且型材中部的凸起1.1焊接一体,金属包框的空腔1.2内填充有与金属包框的形状相适应的填充材料2,空腔1.2内壁设有多个防止填充材料滑脱的防脱肋条1.3,所述填充材料2为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
本实施例中空腔1.2包括凸起1.1各自形成的中部空腔1.2.1和两个型材之间形成的侧部空腔1.2.2,所述防脱肋条1.3设置在中部空腔1.2.1的内壁上。
所述填充材料2整根贯穿或成段间隔设置在金属包框的空腔1.2内。
所述填充材料2是由木质材料、塑料材料和增韧材料复合而成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ABS等热塑性塑料的一种或几种加上木粉、稻壳粉、秸秆粉以及其他天然纤维类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相复合,再加上碳酸钙、滑石粉等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混配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生产。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轻质铝合金和增韧木塑复合发泡材料均为可完全回收材料,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其中发泡木塑材料一般使用废旧木材制成,包括废旧木质建筑模板、庄家秸秆等废弃物,相比传统的木龙骨可大量节约木材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不仅能够全部替代木龙骨,而且还能够大量使用废旧木料作为原材料,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绿色环保的节材型支撑龙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建筑复合芯模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悬挑脚手架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