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隔热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0433.5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邢超超;张楠;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11 | 分类号: | F02B7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8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隔热罩。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世界各国对于汽车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同时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具有强劲动力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由此应运而生,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不断完善,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遍布全球市场。
涡轮增压技术在提升发动机动力性的同时,也导致发动机排气侧温度上升,这对于发动机隔热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发动机进气的顺畅性,部分厂家将发动机排气侧布置于发动机舱中靠近驾驶舱的一端,这将使发动机排气侧直接朝向汽车驾驶员及前排乘客,因此,需要更高效的隔热降噪技术,以提高整车的可靠性与舒适性。现有发动机隔热罩结构普遍简单,多为双层钢板结构或双层钢板夹隔热棉结构,隔热降噪效果有限,难以满足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隔热降噪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发动机隔热降噪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隔热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隔热罩,所述发动机隔热罩对应排气歧管的一侧设置为隔热区,所述隔热区包括:高温隔热区,所述高温隔热区设置于对应于排气歧管燃烧室废气交汇的区域,所述高温隔热区依次设有第一金属层、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第二金属层;和低温隔热区,所述低温隔热区设置在高温隔热区的周边,所述低温隔热区依次设有第一金属层、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金属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为镀铝板或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为无石棉乳胶抄取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层为陶瓷纤维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层包括两层陶瓷纤维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0.2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厚度范围为0.8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范围为8mm~12 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0.2 mm ~1.0mm。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隔热区的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金属层制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隔热罩,为了提升现有隔热技术,通过使用多种、多层隔热材料,提升了发动机隔热罩的隔热降噪效果,防止发动机排气侧的高温损坏排气歧管周围零部件,降低涡轮增压器导致的噪音,提高了整车舒适性;高温隔热区和低温隔热区分开设置,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隔热罩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温隔热区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温隔热区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金属层冲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温隔热区第二金属层冲孔并压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长度”、“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0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磨发动机活塞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误加燃油报警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