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出钢或精炼钢包底注的挡渣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012.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谢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驰中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7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精炼 钢包 挡渣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底电炉出钢或精炼钢包底注的钢渣阻断器具,其特别是一种电炉出钢或精炼钢包底注的挡渣体。
背景技术
在炼钢过程中,为防止钢渣随钢水(包括铁水,下同,不再赘述)流出,主要采用挡渣球浮在钢水上,可挡住钢渣随钢水流出,以保证钢水的纯度。目前的挡渣球主要是在球外设一层耐火材料或者直接采用耐火材料制作,耐火材料主要是:镁砂、铁矿石、水玻璃粘结剂、高铝水泥等组成;其制作方法主要是通过以上成分不同比例或比重进行组合,然后破碎、搅拌,将混合物放入专用模具中,在压力机上加压成型后干燥或者烧结,制成所需挡渣球。例如中国专利CN1219079C公开了一种均质挡渣球及其生产方法,其是由镁砂、铁矿石、水玻璃粘接剂、高铝水泥组成;生产方法是首先将镁砂耐火材料及不同比重的铁矿石进行破碎、粉碎,然后进行筛分将物料分成各种不同粒度,将镁砂、铁矿石、高铝水泥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并添加水玻璃粘合剂相互混合,混合好后,将混合物放入挡渣球模具中,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成型后放入干燥箱中干燥5h-15h,自然冷却脱模,成品放入成品库贮存。又例如,中国专利CN100374581C公开了一种转炉炼钢用全均质含钡挡渣球,其属于转炉炼钢用的挡渣材料;其生产的原料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重金石1-95,铁粒或钢粒0-79,铝酸盐水泥5-15,镁沙0-5,将重金石、铁粒或钢粒、铝酸盐水泥、镁沙按比例加水混合,装模振动成型制成球体,在球体表面设置有垂直交叉的贯穿球体最大圆周的环形凹槽;其内外均质,整球密度均匀,在钢液中定位准确。
目前的这些挡渣球虽然具有一定的挡渣作用,但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采用的镁砂(镁沙)、高铝水泥等耐高温材料(也为下述的耐火材料),因不能回收导致成本较高,浪费资源;
(2)、水玻璃粘结剂的使用对环境有污染;
(3)、耐火材料容易堵塞电炉钢包出水口,导致出钢后期的包内钢水流不出,降低钢水利用率,造成钢水浪费;
(4)、耐火材料在钢水中容易开裂剥落,从而随钢水浇入铸型产生夹渣,降低了铸件质量;挡渣球融化后就失去了挡渣作用;所以这种挡渣球难以用于精炼钢包浇注挡渣;
(5)制作这种挡渣球,需要制作专门的模具,模具规格相对固定;若要制定不同规格挡渣体,则需更换或重新制作相应模具,投入大成本高;
(6)制作这种挡渣球需投入压机设备,制作成本高;且需要长时间高温焙烧或干燥,致使制作周期长。
(7)各混合物成分不易搅拌均匀,致使结构力差,容易开裂或者散开,彻底失去挡渣作用。
(8)由于与熔炼钢水是不同材质,所以可自然浮起,基本是实芯结构,在钢水中会不稳定;或者需要设计导向杆,但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炉出钢或精炼钢包底注的挡渣体;其挡渣时间长,不开裂;钢水可流得干净,可回收利用;其稳定性好;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炉出钢或精炼钢包底注的挡渣体,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空腔,挡渣体的重心位于挡渣体的外形的几何中心的下方;壳体上部设有工艺口,壳体上位于工艺口处焊接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盖板位于工艺口内或外边沿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有三个以上的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空腔内还填充有干燥轻质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的外形呈球形,壳体从上部薄壁逐渐过渡到下部厚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为上部设有缺失部分的球缺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为上下均设有缺失部分的球缺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壳体呈圆台形。
本发明所述的电炉主要为转炉与偏心底出钢的电弧炉,当然,其也可以为其它相类似的电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壳体的重心位于壳体的外形几何中心的下方,可以防止使用时挡渣体在钢水中翻滚,可提高挡渣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驰中,未经谢驰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芯线生产线的喂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安全扶手的公交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