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汇流箱智能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023.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辉;郭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智能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行业使用的汇流箱,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汇流箱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飞速发展的光伏行业,光伏汇流箱获得了广泛而深刻的应用。现有的光伏汇流箱的智能监控装置的主要安装方式有以下几种:一、霍尔传感器沿汇流箱上部表面长度方向布置,这种结构方式虽然穿线较短,但是外壳较宽,比较占用汇流箱安装板的面积;二、汇流箱表面设有显示装置,霍尔传感器置于汇流箱内部,这种方式导致穿线距离较长,安装不方便,汇流箱制造的效率较低,也不利于线缆的散热和绝缘;三、在汇流箱外侧设有接线端子,通过端子接线,这种方式会发生由于端子接线松动或者端子氧化接触不良而导致的汇流箱烧坏现象,非常不可靠,同时,安装也不方便,汇流箱制造的效率较低,也不利于线缆的散热和绝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伏汇流箱智能监控装置,采装置中的霍尔传感器与主电路板进行侧面卧倒的结构安装方式,有利于线缆的散热和绝缘。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汇流箱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霍尔传感器、主电路板,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安装电路板固定设置于主电路板上,霍尔传感器上具有第一通孔,主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端部具有凸出霍尔传感器表面的圆环凸起,且该圆环凸起位于霍尔传感器远离主电路板一侧表面或者位于靠近主电路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电路板上设有接插铜片,所述接插铜片一端连通霍尔传感器的连接插槽,另一端从安装电路板底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光伏汇流箱的外壳可以做得很薄,以节省汇流箱整体空间;同时穿线距离短,安装方便,提高汇流箱的制造效率;工作也更可靠,有利于线缆的散热和绝缘,增加了汇流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霍尔传感器1、主电路板2、安装电路板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接插铜片6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伏汇流箱智能监控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1、主电路板2,所述霍尔传感器1通过安装电路板3固定设置于主电路板2上,霍尔传感器1上具有第一通孔4,主电路板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与第一通孔4同轴设置,且第二通孔5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的直径。
所述第一通孔4端部具有凸出霍尔传感器1表面的圆环凸起,且该圆环凸起位于霍尔传感器1远离主电路板2一侧表面,或者位于靠近主电路板2一侧。
所述安装电路板3上设有接插铜片6,所述接插铜片6一端连通霍尔传感器1的连接插槽,另一端从安装电路板3底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霍尔传感器1与主电路板2进行侧面卧倒结构安装,霍尔传感器1的信号通过一块小的安装电路板3与主电路板2连接。在主电路板2上开设第二通孔5,第二通孔5的孔径比霍尔传感器1的第一通孔4略大。这样,在使用霍尔传感器1测试电流大小时,待测电流的线缆,既要穿过霍尔传感器1又要穿过主电路板2。这种结构方式,在光伏智能监控的应用中有如下优点:1、外壳可做很薄,节省汇流箱整体空间;2、穿线距离短,安装方便,提高汇流箱制造的效率;3、工作更可靠,穿线短,有利于线缆的散热和绝缘,增加了汇流箱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