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滩涂自动促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234.6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忠;王小艳;姜晓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滩涂 自动 装置 | ||
1.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造地工程走线方向布置的滩涂促淤装置单元,每一滩涂促淤装置单元包括:
至少一设置造地工程外边线上的圆形桩柱;
至少一浮动铰接在所述圆形桩柱上的拦沙门体,涨潮时,所述拦沙门体在潮水作用下向造地工程外边线内侧旋转打开,潮水带着泥沙涌进造地工程外边线内;退潮时,所述拦沙门体在潮水作用下向造地工程外边线方向旋转关闭形成一拦沙结构,将泥沙拦阻在造地工程外边线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桩柱为两根,间隔设置在所述造地工程外边线上,所述拦沙门体为两扇,分别浮动铰接在一根圆形桩柱上,两扇拦沙门体设置为对开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根圆形桩柱之间的直线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拦门桩,该拦门桩挡住两扇拦沙门体的外侧,以阻止两扇拦沙门体向造地工程外边线外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门桩为方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门体通过一浮动铰接部件浮动铰接在所述圆形桩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铰接部件包括一套在所述圆形桩柱上的浮筒,所述浮筒依据水位的变化沿着圆形桩柱上下浮动,所述拦沙门体的内侧与所述浮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具有一套在圆形桩柱上的内筒壁和一用以连接所述拦沙门体的外筒壁,所述内、外筒壁之间设置有配重仓和浮力仓,其中配重仓设置在所述浮筒与拦沙门体连接的一侧的相对侧,所述配重仓内设置有配重物,通过调整配重物,使所述浮筒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圆形桩柱的中心轴线基本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壁上设置有上、下滚珠环,所述上、下滚珠环环绕在所述圆形桩柱的柱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铰接部件还包括一套在所述圆形桩柱上的套筒,所述套筒通过一套筒支架支撑在所述浮筒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拦沙门体之间连接有悬臂拉杆或拉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筒与拦沙门体连接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一拦沙门架,所述拦沙门体的内侧连接在所述浮筒与拦沙门体连接的一侧外筒壁上和拦沙门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筒与拦沙门体连接的一侧外筒壁上和拦沙门架上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拦沙门体的内侧悬挂在所述挂钩上。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沙门体包括一框体和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网布构成,网布网眼大小与所拦阻的沙粒粒径相匹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由土工布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上设有加强筋。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下沿距离泥面的距离为200~300mm。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滩涂自动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上靠近框架的上沿和外沿位置设置有加密的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2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型水工钢闸门液压控制钢绞线启闭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动除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