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围网渔船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1734.X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A01K73/12;B63B3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网 渔船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船技术领域,具体是围网渔船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捕鱼业也出现了越来越高级的捕鱼方法。围网捕鱼是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捕鱼方式,越来越多的远洋捕鱼船采用围网捕鱼。围网捕鱼的过程主要包括:
1、渔船到达预定的渔场后,利用声纳来探测鱼群;2、开启围网渔船上的水上集鱼灯,将船外围的鱼群向船靠拢后马上开启水下集鱼灯,然后适当的关掉水上的集鱼灯;3、当声纳探测到鱼群数量足够后,放下工作艇,并同时开启潮流仪,确定潮流的方向后,关掉围网渔船上的所有集鱼灯,围网渔船开始绕着工作艇放网围鱼;4、用起网机将围网的二侧袖网收起,同时工作艇逐步向囊网部分移动,当网收取到一定程度,工作艇快速离开网区,鱼群向囊网移动,起网机要收到只剩囊网部分;5、利用吸鱼泵将囊网内的鱼通过吸鱼管送到鱼水分离器,将鱼与海水分离后,鱼直接进入冷海水鱼舱。
现有的围网渔船上的液压系统存在很多弊端,围网渔船上有两个起网机,在捕鱼时两个起网机需要同步工作,而现有的液压系统很难保证其同步性,在单个起网机工作时,现有的起网机无法调整其转速和牵引力,只能通过液压泵的功率来进行调节,调节起来麻烦,船上的液压设备一般采用一条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很大,回油时需要经过滤油器,而该滤油器很大在清洗时需要停机整艘船上的液压设备都无法工作。一般围网渔船上具有一台主机和两台副机,主机主要用于螺旋桨的旋转以及起网机的运转,副机用于发电,配合主机驱动起网机,驱动吸鱼泵,动力滑轮,排网装置,海锚机等,副机上通过齿轮箱和离合器连接有四个液压泵,在起重一个液压泵需要工作时,整个副机就都要工作,因此副机的工作负荷较大,寿命短,容易出现故障,在故障后无法捕鱼,耽误捕鱼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设计了围网渔船液压系统,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对围网渔船的液压系统进行优化,能够减小油路故障带来的影响,以及保持两个起网机同时工作时的同步,同时能够对起网机转速进行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围网渔船液压系统,包括主机,包括至少两个副机,所述主机和副机分别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连接有四个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齿轮箱通过离合器连接,所述每个副机上的液压泵分别连接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每个所述液压泵出口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四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油路,所述第一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后侧的第三油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连接油路后侧的第四油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均连接有起网机,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油路,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起网机与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设置有手动比例阀。如果第三油路出现故障,那么可以关闭第三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将第四油路与第三油路接通,第四油路来驱动原本第三油路驱动的设备,第四油路故障也可通过阀门的调节来改变油路从而减小故障带来的影响。由于第一换向阀的作用,当第一油路内的压力高于第二油路内的压力时,第一油路内的液压油就会流向第二油路,反之亦然,这使得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平衡,从而使得第一起网机和第二起网机运转速度始终相同,在起网机与所述第二连接油路之间设置手动比例阀,使得起网机的转速能够调节,而不是传统的球阀控制只能开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油路故障带来的影响,以及保持两个起网机同时工作时的同步,同时能够对起网机转速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第二起网机处的液压系统连接图。
图5为滤油器处的液压系统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1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车车门智能安全报警装置
- 下一篇:晶片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