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2077.0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水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属于电工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设施农业中,经常通过滴灌技术定时定量给土壤加水,但土壤中的水份是会随着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改变,现有技术不能进行动态调整,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如果发明一种简易、低成本的滴灌水泵控制器,可以控制土壤的湿度,在现有技术中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以用于解决根据土壤的湿度对滴灌系统进行供水,达到方便调整土壤湿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包括变压器1、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器4、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集成电路7、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可调电阻10、滴灌水泵11;其中变压器1的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变压器1的输出端与桥堆2连接,桥堆2输出端的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三端稳压器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器4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连接,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再与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连接,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与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可调电阻10的一端连接,桥堆2输出端的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器4的接地端、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可调电阻10的中间端和另一端接地,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为灌水泵11的开关。
所述变压器1、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器4、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集成电路7、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可调电阻10、滴灌水泵11均为市售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土壤较湿时,探针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之间呈现低阻值,使集成电路7(如型号为:M5232L)的第⑦脚的输入电压高于内部基准电压,⑥脚变为高电平,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维持断开,滴灌水泵11不工作。
当土壤较干时,探针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T1、T2)之间呈现高阻值,使集成电路7(如型号为:M5232L)的第⑦脚的输入电压低于内部基准电压,⑥脚变为低电平,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吸合,滴灌水泵11工作,对滴灌系统进行供水。
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值时,集成电路7(如型号为:M5232L)的⑥脚又变为高电平,滴灌水泵11自动停止供水。
调节可调电阻10可控制不同的湿度。探针T1,T2由石墨棒制作,变压器1、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器4组成系统的直流供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土壤的湿度对滴灌系统进行供水,达到方便调整土壤湿度的目的;设备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为变压器、2为桥堆、3为电解电容、4为三端稳压器、5为土壤湿度探针负极、6为土壤湿度探针正极、7为集成电路、8为直流继电器的线圈、9为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0为可调电阻、11为滴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一种滴灌水泵控制器,包括变压器1、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器4、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集成电路7、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可调电阻10、滴灌水泵11;其中变压器1的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变压器1的输出端与桥堆2连接,桥堆2输出端的正极与电解电容3的正极、三端稳压器4的输入端连接,三端稳压器4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连接,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再与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连接,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与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可调电阻10的一端连接,桥堆2输出端的负极、电解电容3的负极、三端稳压器4的接地端、集成电路7的一个管脚、可调电阻10的中间端和另一端接地,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为灌水泵11的开关。
所述变压器1、桥堆2、电解电容3、三端稳压器4、土壤湿度探针负极5、土壤湿度探针正极6、集成电路7、直流继电器的线圈8、直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9、可调电阻10、滴灌水泵11均为市售元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2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眼镜缺陷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环面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