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气化常压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2430.5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得治;武华;武伟;吴其泽;许兵兵;张飞;李强;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土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常压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常压锅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多为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 ,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卫生,投料方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 ,且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
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生物颗粒燃料锅炉中,一种是采用在锅炉顶部设置送料口,直接把生物颗粒燃料通过锅炉顶部的送料口加到炉膛内,这种加料方式由于高度太大,很容易造成压灭炉排上正在燃烧的燃料,且加料需要人工添加,非常不方便;另一种是采用在炉膛的一侧设置送料装置,通过送料管道与炉膛连通并传送到炉排上,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燃料在炉排上堆积,不能时燃料均匀分布在炉排上,进而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燃料效率低下,造成浪费能源,增加成本开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对锅炉加料方便,能够使生物颗粒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并节省成本开支,降低劳动强度的生物颗粒燃料常压水循环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气化常压锅炉,包括炉膛、烟道、上锅筒和下锅筒,送料装置通过输料管与炉膛相连通,炉膛的底部设有布风板,布风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帽,布风板的底部设有风室,风室的一侧设有与风机相连接的风口,风室的底部设有放渣阀,所述炉膛内布风板的上方设有一炉排,所述炉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5°≤α≤15°,所述炉膛内炉排上方设有水冷却管束,炉膛的出口与烟道连接处设有凝渣管束,所述设置在烟道内的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通过对流管束相连接,下锅筒底部的烟道内依次设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烟道底部设有放灰斗。
所述送料装置含有料斗和输料管,料斗的底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与设在输料管内的螺旋搅拌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炉膛内设置倾斜角度为5°~15°的炉排,送料装置通过输料管传送至炉排的燃料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炉排上,防止燃料在炉排上堆积,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且炉膛内设有水冷却管束,能够对生物质燃烧气进行冷却;在炉膛出口与烟道的连接处设有凝渣管,能够除去燃烧烟气中的灰渣,防止灰渣进入烟道粘附在锅筒上,影响锅筒受热面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意义为:1.风机,2.料斗,3.水冷却管束,4.凝渣管束,5.上锅筒,6.下锅筒,7.省煤器,8.空气预热器,9.放灰斗,10.炉排,11.放渣阀,12.布风板。
一种生物质气化常压锅炉,包括炉膛、烟道、上锅筒和下锅筒,送料装置通过输料管与炉膛相连通,炉膛的底部设有布风板,布风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帽,布风板的底部设有风室,风室的一侧设有与风机相连接的风口,风室的底部设有放渣阀,所述炉膛内布风板的上方设有一炉排,所述炉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5°≤α≤15°,所述炉膛内炉排上方设有水冷却管束,炉膛的出口与烟道连接处设有凝渣管束,所述设置在烟道内的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通过对流管束相连接,下锅筒底部的烟道内依次设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烟道底部设有放灰斗。
所述送料装置含有料斗和输料管,料斗的底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与设在输料管内的螺旋搅拌轴相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土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土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24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红外线燃烧器
- 下一篇:废热锅炉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