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带冲孔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988.5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海德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24 | 分类号: | B26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模,特别设计一种载带冲孔模。
背景技术
载带(Carrier Tape)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
目前市场上用来冲载带上的孔穴的冲孔模其结构比较单一,一次最多只能冲四条载带,最多冲六条,冲孔效率低,且容易出现冲孔错误。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效率高,冲孔精确的载带冲孔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载带冲孔模,
包括冲模上座、冲模中板、冲模底板和冲模底座,该冲模上座处于冲模中板的上方,且冲模上座与冲模中板之间具有供成型后的载带经过的载带输送通道,冲模上座的下底面上设有由若干根冲孔针组成的冲孔针群,该冲孔针群的各冲孔针沿载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冲孔针群不小于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冲孔针群为九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冲模中板固定叠设于冲模底座的上表面上,冲模中板上开设有供各冲孔针一一相应穿过的冲孔针穿孔,冲模底座上开设有贯通冲模底座上下两表面的安装腔室,该冲模底板嵌装于安装腔室的上部内,且冲模底板的上表面与冲模底座的上表面相齐平,冲模底板对应于各冲孔针穿孔处分别开设有与各冲孔针穿孔一一相通的冲孔针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载带冲孔模,包括冲模上座、冲模中板、冲模底板和冲模底座,该冲模上座处于冲模中板的上方,且冲模上座与冲模中板之间具有供成型后的载带经过的载带输送通道,冲模上座的下底面上设有由若干根冲孔针组成的冲孔针群,该冲孔针群的各冲孔针沿载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同时冲大于6条甚至达9条的载带孔穴,冲孔效率高,且冲孔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及图2,冲孔模具包括冲模上座1、冲模中板2、冲模底板3和冲模底座4,该冲模上座1处于冲模中板2的上方,且冲模上座1与冲模中板2之间具有供成型后的载带经过的载带输送通道5,冲模上座1的下底面上设有由若干根冲孔针6组成的冲孔针群,该冲孔针群的各冲孔针6沿载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该冲孔针群设置有九个。冲模中板2固定叠设于冲模底座4的上表面上,冲模中板2上开设有供各冲孔针6一一相应穿过的冲孔针穿孔61,冲模底座4上开设有贯通冲模底座4上下两表面的安装腔室41,该冲模底板3嵌装于安装腔室41的上部内,且冲模底板3的上表面与冲模底座4的上表面相齐平,冲模底板3对应于各冲孔针穿孔61处分别开设有与各九冲孔针穿孔61一一相通的冲孔针通孔31。
本实用新型的载带冲孔模,包括冲模上座、冲模中板、冲模底板和冲模底座,该冲模上座处于冲模中板的上方,且冲模上座与冲模中板之间具有供成型后的载带经过的载带输送通道,冲模上座的下底面上设有由若干根冲孔针组成的冲孔针群,该冲孔针群的各冲孔针沿载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同时冲大于6条甚至达9条的载带孔穴,冲孔效率高,且冲孔错误。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海德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海德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控台灯发音发光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智能台灯
- 下一篇:灯壳及含有该灯壳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