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形淬火槽用密封式集烟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4016.8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辉;顾敏;陈岩;苏兴武;沈合利;张洁;卢金生;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淬火 密封 式集烟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淬火油槽油烟收集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矩形敞开式淬火槽的密封式集烟罩。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使用的热处理淬火油槽主要是敞开式淬火槽,淬火时,行车吊装热工件浸入淬火油槽中,淬火油遇到高温工件会燃烧蒸发,产生大量的油烟,由于这股油烟瞬间产生,速度较大,应用侧吸方式很难收集。同时由于行车的原因,在淬火槽正上方安装集烟罩会影响淬火工作,也不可行。到目前为止,对于敞开式淬火槽油烟的收集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矩形淬火油槽用密封式集烟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集烟罩包括安装在敞开式淬火油槽槽口上方的集烟罩壳、安装在集烟罩壳前侧的对开式结构的自动门、以相对设置的方式安装在集烟罩壳顶部中间部位的左右两排耐热密封毛刷、以及设置在集烟罩壳顶部耐热密封毛刷两侧的左右排烟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烟罩壳的顶部成双梯形结构,在集烟罩壳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边耐热玻璃窗;所述的左右两排耐热密封毛刷成V型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动门通过上下滑道安装在集烟罩壳的前侧,用于驱动自动门沿上下滑道作相对开启位移运动的执行机构是由气缸或液压缸构成;且在所述的自动门上安装有前耐热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柔性毛刷密封,能够在不影响行车操作的情况下解决淬火油烟收集的问题。
2.相比其他收集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密封式的集烟罩,所以收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行车吊取淬火工件移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集烟罩罩壳处于自动门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1. 开式淬火油槽槽口 2.下滑道 3.气缸 4. 集烟罩壳 5. 自动门 6. 前耐热玻璃窗 7.上滑道 8. 耐热密封毛刷9. 排烟管道10.侧边耐热玻璃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烟罩包括安装在敞开式淬火油槽槽口1上方的集烟罩壳4、安装在集烟罩壳前侧的对开式结构的自动门5、以相对设置的方式安装在集烟罩壳顶部中间部位的左右两排耐热密封毛刷8、以及设置在集烟罩壳顶部耐热密封毛刷8两侧的左右排烟道9(参见图2、3所示);所述的集烟罩壳4的顶部成双梯形结构,在集烟罩壳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边耐热玻璃窗10(参见图4);所述的左右两排耐热密封毛刷8成V型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动门通过上下滑道7、2安装在集烟罩壳的前侧,用于驱动自动门沿上下滑道作相对开启位移运动的执行机构是由气缸3构成;且在所述的自动门上安装有前耐热玻璃窗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烟罩壳4由薄钢板、角钢焊接而成,以利于烟气流行排烟管道。安装集烟罩壳顶部中间部位的成V型方式设置左右两排耐热密封毛刷8能阻止烟气从集烟罩溢出,同时由于毛刷的柔性,行车钢丝绳可以从毛刷中间通过。自动门由气缸或液压缸带动,可以自动闭合或开启。自动门上以及集烟罩两侧设有耐热玻璃窗,可以观察淬火情况。两侧观察窗可以转动打开,便于清洗。排烟管道设置于集烟罩后部,可以连接烟气净化系统,对烟气进行处理。
淬火时,行车吊取淬火工件移动到密封式集烟罩自动门处时,自动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自动打开,行车吊绳从毛刷中间通过,淬火工件进入集烟罩,自动门关闭,工件入油淬火,操作者通过耐热玻璃观察窗观察淬火情况,排烟风机开启,抽走淬火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4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