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壳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5380.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东;邓健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04 | 分类号: | F28F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壳式 换热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稳定、密封性能极好,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具体而言,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目前,以板壳式换热器较为普遍使用,板壳式换热器一般包括:一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芯,其中,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媒介入口和第一媒介出口,以及在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二媒介入口和第二媒介出口,使用时,第一种媒介从第一媒介入口流入换热芯,并从第一媒介出口流出,第二种媒介从第二媒介入口流入换热芯,并从第二媒介出口流出,以实现热交换。
为了提高板壳式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一般都会在板壳式换热器的换热芯与壳体之间设置阻流板和折流板,其中,阻流板的作用是起导流的作用,使介质进入换热芯内部换热通道,防止从其它空隙流走,避免形成旁路,增加换热效率。 折流板的作用是增加换热芯的流程,以致可以更好的进行散热。但是,目前板壳式换热器所用的阻流板和折流板均为金属板片,以致和换热芯装配后,密封性极为欠缺,影响换热器的效果,不利于提高板壳式换热器的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密封性能极好,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板壳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板壳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安装于换热器中的换热芯与壳体之间,其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包覆于换热芯左右两侧的阻流结构及安装于阻流结构之间的折流结构,该阻流结构包括有:与换热芯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柔性密封条,该第一柔性密封条通过挤压的方式与壳体内壁紧密抵靠,折流结构包括有呈圆弧状的第二柔性密封条,该第二柔性密封条通过挤压的方式与壳体内壁紧密抵靠。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柔性密封条为塑件密封条,其与壳体内壁接触的面设置有挤压槽,该挤压槽延伸至第一柔性密封条的两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阻流结构还包括:一阻流板及分别安装于阻流板正反两面的第一安装座和密封垫片,其中,阻流板固定于换热芯外表面,且密封垫片位于阻流板与换热芯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供所述的第一柔性密封条装配的安装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阻流结构中的第一柔性密封条的数量为三条,其分别安装于阻流板两端及中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垫片中与换热芯接触的面成型有第 一嵌位部,并通过该第一嵌位部镶嵌于换热芯外表面上的间隙,以形成密封衔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嵌位部为与换热芯外表面上的间隙相匹配的第一凸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流结构还包括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柔性密封条进行夹紧安装的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该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的端部分别通过直角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的阻流板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直角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板和阻流板及第二夹板和阻流板,或所述的直角板通过铆接固定方式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板和阻流板及第二夹板和阻流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柔性密封条为塑件密封条,其与所述换热芯接触的面形成有第二嵌位部,并通过该第二嵌位部镶嵌于换热芯外表面上的间隙,以形成密封衔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嵌位部为与换热芯外表面上的间隙相匹配的第二凸齿,该第二凸齿沿第二柔性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5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的斜梯波填料
- 下一篇:逆流式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