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6370.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一;洪龙斌;徐文杰;陈晓东;周宋兵;沈国金;胡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46 | 分类号: | B65H29/4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赵丽丽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即时 检验 检测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拥有很多医疗检验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容量大,但是需要较复杂的标本前处理流程和较长的检测周期,特别是检测卡的输送机构比较复杂,并且稳定性也不是很好。而现有的POCT产品可做到微型、即时、简便的床旁检测要求,但POCT的共同特点都是单个检测,如果临床有较多的批量标本,或者急诊检测同一个项目的标本数量较多,则单个检测的POCT小仪器就很难满足其要求,并且自动化程度不是很高,需要人为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方便的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检测卡,包括检测卡输送臂、架体、推杆、缓冲支架、缓冲仓和取卡机构,所述检测卡输送臂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架体通过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架体相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缓冲支架设于所述检测卡输送臂一侧,所述缓冲支架上设有第三电机和第三滑轨,所述缓冲仓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三同步带与所述第三电机相连接,所述取卡机构设于所述架体上。
所述取卡机构包括第一直流电机、丝杆、检测卡托架、第四滑轨和钩杆,所述检测卡托架和第四滑轨固定于所述架体上,所述钩杆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机输出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丝杆一端设有从动轮,另一端与所述钩杆相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
所述缓冲仓包括若干纵向排列的缓冲托架。
所述检测卡输送臂上设有托块,所述托块上设有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用于将检测卡从堆栈内取出放到缓冲仓,为下一步的检测做准备;所述取卡机构在第一直流电机的带动下可以旋转相应角度,从而将检测卡送至缓冲仓;所述钩杆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伸进堆栈内取检测卡,并将检测卡钩入所述检测卡托架内;所述架体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旋转90°;所述缓冲仓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将检测卡移入缓冲仓中的任何一个缓冲托架内暂存;所述推杆在架体与缓冲仓对接时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将检测卡推入所述缓冲托架内;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从下方通过的检测卡,并进行计数;所述托块上设有的光电传感器可以监控到是否取到检测卡,并且可以监控到是否将检测卡成功传递到缓冲仓,以及对检测卡的条码进行识别,进而一定程度上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即时检验仪用检测卡输送装置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检测卡;2、检测卡输送臂;3、架体;4、推杆;5、缓冲支架;6、缓冲仓;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一滑轨;10、第二滑轨;11、滑块;12、第一同步带;13、步进电机;14、第二同步带;15、第三电机;16、第三滑轨;17、第三同步带;18、第一直流电机;19、丝杆;20、检测卡托架;21、第四滑轨;22、钩杆;23、主动轮;24、从动轮;25、缓冲托架;26、托块;27、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6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